【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铁件的尺寸稳定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的尺寸稳定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铸铁件的尺寸稳定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工件的制造过程中常会经过铸造、锻造、切割或焊接等工序,而使得工件在不同阶段中累积了内应力。若工件的脆性低,工件可能会因内应力而缓慢地变形,反之,若工件的脆性高,工件可能会因内应力而形成裂纹或导致工件断裂。
[0003]为了避免工件因内应力而导致尺寸改变而丧失精度,目前大多会在工件进行加工之后,进行退火处理,提前使工件内大部分的残留应力释放。接着,再通过自然时效或振动处理,进一步使残留应力完全消除或减少,使工件的尺寸达到稳定。
[0004]自然时效是指将工件放在户外或其他自然条件下,通过自然界的日晒、雨淋或下雪所造成的剧烈温差及对工件所施予的外力,使工件的残留应力自然释放。但一般自然时效的占地面积大,且所需要的时间很长。
[0005]振动处理则是通过外加的振动力,使工件的残留应力释放。但一般振动处理需要准确地控制振动的频率或位置,其门坎较高,且无法一次性地处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件的尺寸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退火后的铸铁件,其中所述铸铁件包括热变化区,其中所述铸铁件具有中心及表面,所述热变化区从所述表面向所述中心延伸,且所述热变化区的厚度为所述中心到所述表面间之距离的1/3倍至2/3倍;以及使所述铸铁件进行温度变化程序,包括:放置所述铸铁件至具有第一温度的环境中,使所述铸铁件的所述热变化区达到所述第一温度,且所述热变化区与所述铸铁件的其余区域存在温差;以及将所述铸铁件从所述第一温度的环境变换至具有第二温度的环境,以使所述铸铁件的所述热变化区变为所述第二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件的尺寸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复地进行n次所述温度变化程序,其中n介于1~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件的尺寸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度范围介于0℃~200℃之间,且所述第二温度的温度范围介于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政谚,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