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输出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60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翻转式输出辊道,包括第一辊道单元,所述第一辊道单元的外壁固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外壳,所述从动杆的外壁固接有连接板,所述从动杆远离卡座的一端固接有圆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壁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从动杆、外壳、第一齿轮、连接板、圆板、制动销、第二齿轮和传动杆,随着从动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板运动,连接板携带第二辊道单元进行翻转,通过调节第二辊道单元的倾斜角度,便于将物料向高处倾斜传送。送。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式输出辊道


[0001]本技术涉及输出辊道
,尤其涉及翻转式输出辊道。

技术介绍

[0002]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设备,其重量占整个轧钢车间设备总重量的40%左右,是轧钢车间中使用最多的设备。轧件进出加热炉,在轧机上往复轧制及轧后输送到精整工序等工作均由辊道来完成。辊道的传动形式有集体传动,单独传动等。集体传动辊道—由一台电动机同时带动所有的或其中一部分辊子。通常是4到10根辊子。单独传动辊道—每个辊子或每两个辊子由一个单独电动机带动。
[0003]传动辊道最初采用单台电机通过机械齿轮箱成组驱动多个辊子。后来发展为单台电机不经过齿轮箱直接驱动单辊的传动方式,辊道传动由一套调速装置集中给多台电机供电,每台电机直接驱动单辊。
[0004]现有的输出辊道用于物料传送时,辊道需要平行于地面安装,只能将物料水平方向运输,不便于将物料倾斜向高处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出辊道用于物料传送时,辊道需要平行于地面安装,只能将物料水平方向运输,不便于将物料倾斜向高处输送,而提出的翻转式输出辊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翻转式输出辊道,包括第一辊道单元,所述第一辊道单元的外壁固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和第一辊道单元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杆的外壁固接有连接板,所述从动杆远离卡座的一端固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制动销,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从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和外壳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壁安装有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和从动杆平行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辊道单元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辊筒,所述辊筒的外壁固接有槽轮,所述槽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第一辊道单元的外壁安装有动力源。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从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二辊道单元。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辊道单元的底端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接有底盘,所述套筒的外壁固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0012]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内部环形分布有螺纹孔。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设置的从动杆、外壳、第一齿轮、连接板、圆板、制动销、第二齿轮和传动杆,电机带动传动轴在外壳中转动,传动轴带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带动从动杆在外壳中转动,随着从动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板运动,连接板携带第二辊道单元进行翻转,通过调节第二辊道单元的倾斜角度,便于将物料向高处倾斜传送;
[0016]2.通过设置的套筒、竖杆、底盘、耳板和螺栓,在竖杆的外壁转动套筒带动安装板和耳板一同运动,安装板可以改变第二辊道单元和第一辊道单元的使用方向,使用螺栓贯穿耳板插入到底盘的螺纹孔中,对安装板进行位置固定,进而便于第二辊道单元和第一辊道单元使用位置的调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翻转式输出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外壳、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套筒、竖杆和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第一辊道单元、辊筒和动力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安装板、支撑杆和螺纹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辊道单元;2、卡座;3、从动杆;4、外壳;5、第一齿轮;6、连接板;7、圆板;8、制动销;9、第二齿轮;10、传动杆;11、电机;12、辊筒;13、槽轮;14、链条;15、动力源;16、第二辊道单元;17、安装板;18、套筒;19、竖杆,20、底盘;21、耳板;22、螺栓;23、支撑杆;24、螺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5,翻转式输出辊道,包括第一辊道单元1,第一辊道单元1为本领域人员公知技术,不做赘述,第一辊道单元1的外壁固接有卡座2,卡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3,从动杆3通过轴承在卡座2中转动,从动杆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外壳4,外壳4中加工有腔体,外壳4和第一辊道单元1固定连接,从动杆3的外壁固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设置用于带动第二辊道单元16翻转,从动杆3远离卡座2的一端固接有圆板7,圆板7随着从动杆3转动,圆板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制动销8,制动销8的外壁加工有螺纹,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随着从动杆3转动,第一齿轮5和从动杆3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传动杆10通过轴承在外壳4中转动,传动杆10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第二齿轮9的内部固接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和外壳4转动连接,传动杆10通过联轴器和电机11连接,传动杆10的外壁安装有电机11,通过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9的传动带动连接板6翻转,进而带动第二辊道单元16运动,完成物料传送过程中的翻转。
[0025]本实施例中,传动杆10和从动杆3平行设置,传动杆10和从动杆3的设置便于第二齿轮9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第一辊道单元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辊筒12,辊筒12为第一辊道单元1的组成部分,辊筒12沿着第一辊道单元1等距分布,辊筒12的外壁固接有槽轮13,槽轮13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14,槽轮13的设置用于连接链条14,链条14为第一辊道单元1的组成
部分,第一辊道单元1的外壁安装有动力源15,动力源15为伺服电机,通过动力源15带动链条14运动为本领域人员公知技术,不做赘述,连接板6远离从动杆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辊道单元16,第二辊道单元16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结构和第一辊道单元1相同,第二辊道单元16同样用于物品的运输,第一辊道单元1的底端固接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对整体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安装板17的底端固接有套筒18,套筒18可以在竖杆19的外壁转动,套筒1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竖杆19,竖杆19的底端固接有底盘20,底盘20起到支撑作用,套筒18的外壁固接有耳板21,耳板21和底盘20平行设置,耳板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2,螺栓22可以插入到底盘20的螺纹孔中,底盘20的内部环形分布有螺纹孔,安装板17的底端固接有支撑杆23,在安装板17的底端固接有四个支撑杆23,螺纹筒24可以在支撑杆23的外壁转动,支撑杆2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24,通过调节螺纹筒24在支撑杆23外壁的位置可以调节整体机构的使用高度。
[00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转式输出辊道,包括第一辊道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单元(1)的外壁固接有卡座(2),所述卡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3),所述从动杆(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外壳(4),所述外壳(4)和第一辊道单元(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杆(3)的外壁固接有连接板(6),所述从动杆(3)远离卡座(2)的一端固接有圆板(7),所述圆板(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制动销(8),所述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和从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内部固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和外壳(4)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0)的外壁安装有电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输出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0)和从动杆(3)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输出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单元(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辊筒(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呼格吉乐张化英徐光锋吴万礼田峰张天声狄伟平陈喜兵王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