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机用化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580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机用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设置在化油器本体内的进气通道、进气风门、喉管、混气风门、喷嘴、负压孔,底部设有油道槽,侧面的进油弯管:中壳体;膜片;泵膜复位弹簧;弹膜片;下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改进的油、气路结构,采用负压进油方式,能根据发动机的使用需求使进油更趋合理,改进的密封结构,合理的进油机构为发动机的高性能、排放指标和安全性提高更好保证。采用垂直设置的负压调节装置,弹膜片在油腔内油浸均匀,有利于供油的同时,配件寿命也有较大提高。配件寿命也有较大提高。配件寿命也有较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机用化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油器的供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机用化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对通用汽油机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基本采用浮子结构供油,浮子结构的化油器已经不能够有效应对很多恶劣的工况,在恶劣的工况下,化油器容易出现富油引起的漏油现象,影响发动机性能,同时也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机用化油器,可以解决现有的用浮子结构的化油器存在容易出现富油同时引起的漏油情况。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通机用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上部设有贯穿的进气通道,沿进气通道依次设有调节进气量的进气风门、缩小通气截面的喉管、调节混合器气量的混气风门,所述喉管处设有主喷嘴,所述主喷嘴通过出油通道连通化油器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化油器的底部设有油道槽;所述化油器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油弯管,所述进油弯管尾部与油道槽联通;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负压孔;还包括:
[0006]中壳体,设置在化油器本体的正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机用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上部设有贯穿的进气通道,沿进气通道依次设有调节进气量的进气风门、缩小通气截面的喉管、调节混合器气量的混气风门,所述喉管处设有主喷嘴,所述主喷嘴通过出油通道连通化油器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化油器的底部设有油道槽;所述化油器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油弯管,所述进油弯管尾部与油道槽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负压孔;还包括:中壳体,设置在化油器本体的正下方;上表面设有第一油槽,与油道槽联通;上表面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负压孔连通,还设有贯穿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主喷嘴连通;所述中壳体的下表面喷油腔,所述喷油腔内设有进油控制开关系统,控制喷油腔与储油腔连通;膜片,设置在中壳体以及化油器本体下表面之间,设有将第一油槽封闭的活动瓣膜,以及连通出油孔与主喷嘴的穿孔;泵膜复位弹簧,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下表面,用于将活动瓣膜复位封闭第一油槽;弹膜片,设置在中壳体的下表面,将其下表面的喷油腔封闭;下壳体,设置在弹膜片的下表面,下壳体上设有贯穿的平压孔,所述平压孔正对弹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机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上设有第一连通道,头端与储油腔连通,尾端穿过中壳体本体,与中壳体本体的上表面连通,正对活动瓣膜;所述活动瓣膜贴附在中壳体上表面将第一连通道的尾端遮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机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上设有第二连通道,头端与第一油槽连通,尾端穿过中壳体本体,与中壳体本体的上表面连通,正对活动瓣膜;所述活动瓣膜贴附在中壳体上表面将第二连通道的尾端遮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机用化油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井能陈秋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牧昌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