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黄粉虫体内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345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粉虫体内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黄粉虫、木屑、水并接种线虫,在预定环境条件下侵染、培养获得黄粉虫虫尸,用于有害昆虫的生物防治,具有成本低、产品耐运输和储藏、节省人工的优点。节省人工的优点。节省人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粉虫体内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防治
,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粉虫体内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是一类昆虫的专性寄生物,对昆虫具有快速致死性,用于农业和林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具有对非靶标生物无害、目标昆虫无抗性、杀虫谱广、能主动搜寻的优点,从发现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为了实现EPN的大规模应用,开发其低成本大量生产方式是重要前提。现有生产方法包括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后者又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由于体内培养具有技术要求低、无需担心污染、产品线虫活性高的优点,同时考虑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大规模体内培养具有重要地位,本专利技术即针对EPN的固体培养。
[0003]体内培养是最早开发的EPN培养方式之一,早期研发、生产均使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至今仍是最重要的寄主昆虫。然而,大蜡螟不适合大规模的EPN生产,主要理由有:
[0004](1)大蜡螟的成本过高,直接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粉虫体内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黄粉虫中接入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侵染和培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入昆虫病原线前,对黄粉虫进行紫外照射1

60s,将昆虫病原线浸入水中处理10

60s。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黄粉虫、木屑和水混合后,在得到的混合物中接入昆虫病原线,进行侵染和培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黄粉虫、木屑、水的质量比为(2

8):(0.1

2):(1

10),优选为(2

5):(0.1

1):(2

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黄粉虫中接入100

400条昆虫病原线,优选的,每条黄粉虫中接入150

200条昆虫病原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为感染期幼虫,所述线虫的种类为Steinernema feltiae(SN strain)、S.carpocapsae(All strain)、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晶于真琦张秀清阮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