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涝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25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用汽车领域的应急排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涝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涝车,排涝车包括主体、驱动组件、液压组件、液压箱和抽水组件,主体内界定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界定为工作区和操作区,工作区和操作区之间设置有隔音件,驱动组件和液压组件设置在工作区内,且液压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远离操作区的一侧,抽水组件和液压箱设置在操作区内,驱动组件通过液压组件分别与液压箱和抽水组件连接;隔音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件和第二隔音件,液压箱设置在第一隔音件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抽水组件设置在第二隔音件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解决使用者在排涝车旁边进行操作时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操作时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操作时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涝车


[0001]本技术专用汽车领域的应急排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排涝车。

技术介绍

[0002]排涝车通常用于应急排水,如出现暴雨形成的内涝积水,造成道路交通瘫痪,供电、供水中断,低洼建筑、地下建筑等进水等问题,往往不能及时排水,造成大量财产及设备损失。
[0003]现有技术中,排涝车在工作状态下发动机的轰鸣声大,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而工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在排涝车旁边进行工作,噪音使得工人的健康安全受到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使用者在排涝车旁边进行操作时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涝车。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排涝车,所述排涝车包括主体、驱动组件、液压组件、液压箱和抽水组件,所述主体内界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界定为工作区和操作区,所述工作区和操作区之间设置有隔音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液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区内,且所述液压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操作区的一侧,所述抽水组件和所述液压箱设置在所述操作区内,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液压组件分别与所述液压箱和所述抽水组件连接;所述隔音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件和第二隔音件,所述液压箱设置在第一隔音件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抽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件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
[0006]优选地,所述排涝车还包括吊臂组件,所述工作区包括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第一工作区夹设在所述第二工作区和所述操作区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工作区内,所述第二工作区内间隔设置有液压组件和吊臂组件;所述第一工作区和所述第二工作区之间开设贯通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的散热通道,所述主体上对应所述吊臂组件设置有让位开口,所述驱动组件产生的噪音依次通过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让位开口传递至所述排涝车外部。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发动机、散热风扇和散热箱,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散热箱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第一隔音件的一侧并与外界连通,所述散热风扇夹设在所述散热箱和所述发动机之间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液压油箱和液压油管;所述散热箱一侧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液压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所述散热箱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面,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所述散热面相对应的进风通道。
[0009]优选地,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网。
[0010]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液压箱对应的第一工作门,所述第一工作门与
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箱靠近所述第一工作门的一侧设置有可适配外接液压工具的液压操作端口;所述第一工作区远离所述抽水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控制器,所述液压操作端口通过所述液压油管与所述液压控制器连接以控制所述液压操作端口的工作状态。
[0011]优选地,所述液压操作端口的数量至少一个。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件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维修通道,所述维修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工作门。
[0013]优选地,所述排涝车还包括水泵连接管;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泵、工作架、抽水管和卷盘,所述工作架界定容纳空间,所述抽水泵可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卷盘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抽水管或所述水泵连接管缠绕在所述卷盘上;
[0014]进行抽水时,所述抽水管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水泵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抽水泵。
[0015]优选地,所述主体远离所述让位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履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涝车,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涝车,排涝车包括主体、驱动组件、液压组件、液压箱和抽水组件,主体内界定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界定为工作区和操作区,工作区和操作区之间设置有隔音件,驱动组件和液压组件设置在工作区内,且液压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远离操作区的一侧,抽水组件和液压箱设置在操作区内,驱动组件通过液压组件分别与液压箱和抽水组件连接;隔音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件和第二隔音件,液压箱设置在第一隔音件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抽水组件设置在第二隔音件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通过设置隔音件使得排涝车驱动组件产生的噪音得到阻隔,使其无法传递至操作区处,降低了施工者受到噪音的影响。
[0018]2.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涝车还包括吊臂组件,工作区包括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夹设在第二工作区和操作区之间,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工作区内,第二工作区内间隔设置有液压组件和吊臂组件;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之间开设贯通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的散热通道,主体上对应吊臂组件设置有让位开口,驱动组件产生的噪音依次通过散热通道和让位开口传递至排涝车外部。通过合理设置分区,使得操作区和工作区的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容易产生噪声的驱动组件划分至第一工作区内,噪音传递至外界需要经过第二工作区,进一步对驱动组件的噪音进行了削减。
[0019]3.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包括发动机、散热风扇和散热箱,发动机与主体连接,散热箱设置在发动机远离第一隔音件的一侧并与外界连通,散热风扇夹设在散热箱和发动机之间并与发动机连接。通过设置散热风扇使得发动机的温度得到降低,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20]4.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组件包括液压油箱和液压油管;散热箱一侧与主体连接,另一侧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散热箱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面,主体上设置有散热面相对应的进风通道。通过设置散热箱,风经过散热风扇吸入后先经过散热箱,散热箱可以给液压油管中的液压油进行散热,液压油管中的温度低于发动机的温度,使得排涝车内的散热系统可以实现多级散热,先给液压油进行散热再给更热的发动机进行散热,达到两级降温的目的。
[0021]5.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隔绝外界灰尘减少
粉尘进入箱内,进气口部位采用百叶窗结构和过滤藤棉过滤吸入的空气。
[0022]6.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上设置有与液压箱对应的第一工作门,第一工作门与主体转动连接,液压箱靠近第一工作门的一侧设置有可适配外接液压工具的液压操作端口;第一工作区远离抽水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控制器,液压操作端口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控制器连接以控制液压操作端口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液压控制器既可以控制与液压操作端口连接的液压工具,简单便捷。
[0023]7.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操作端口的数量至少一个。通过设置多个液压操作端口,使得排涝车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液压工具。
[0024]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隔音件对应驱动组件设置有维修通道,维修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工作门,第二工作门具有和第一隔音件相同的隔音效果。当驱动组件出现故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第二工作门,穿过维修通道进入第一工作区,对驱动组件进行维修,提升了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0025]9.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车包括主体、驱动组件、液压组件、液压箱和抽水组件,所述主体内界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界定为工作区和操作区,所述工作区和操作区之间设置有隔音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液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区内,且所述液压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操作区的一侧,所述抽水组件和所述液压箱设置在所述操作区内,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液压组件分别与所述液压箱和所述抽水组件连接;所述隔音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件和第二隔音件,所述液压箱设置在第一隔音件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抽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件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车还包括吊臂组件,所述工作区包括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第一工作区夹设在所述第二工作区和所述操作区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工作区内,所述第二工作区内间隔设置有液压组件和吊臂组件;所述第一工作区和所述第二工作区之间开设贯通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的散热通道,所述主体上对应所述吊臂组件设置有让位开口,所述驱动组件产生的噪音依次通过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让位开口传递至所述排涝车外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发动机、散热风扇和散热箱,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散热箱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第一隔音件的一侧并与外界连通,所述散热风扇夹设在所述散热箱和所述发动机之间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俏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