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组装成胶的重组类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组装成胶的重组类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最丰富的蛋白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至少发现28种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尽管这些胶原蛋白的生物功能和物理特性差异巨大,但均具有特征性的三重螺旋结构。该结构由3条α肽链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形成,每条α肽链又由重复的Gly
‑
Xaa
‑
Yaa序列组成,这样的三股螺旋区域被称为胶原区域。在Xaa和Yaa位置上的氨基酸通常为脯氨酸,Yaa位置的脯氨酸被翻译后修饰为羟脯氨酸(Hyp),从而增强三螺旋结构的稳定性。这些结构特征决定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在食品、医学、化工以及生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CN105285645A、CN106806942A、CN104878473A、CN1556715A)。
[000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胶原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在医疗产品和临床中发挥着重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组装成胶的重组类胶原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类胶原蛋白是在scl2类胶原蛋白的基础上将胶原区域替换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或SEQ ID No.5任一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将非胶原区域替换为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后获得的;所述scl2类胶原蛋白的GeneID:110660。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类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Scl2.28的cDNA序列,合成重组的Scl2的全序列,并以合成后的全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合成DNA片段,再经酶切、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获得Scl2蛋白重组表达载体;(2)将步骤(1)获得的Scl2蛋白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获得阳性菌株;(3)将步骤(2)获得的阳性菌株于LB培养基中培养至OD
600
达到0.4~0.6时,向菌液中加入IPTG,继续培养5h~6h,对菌液进行离心或过滤后,去除上清并收集菌体沉淀;(4)向步骤(3)获得的菌体中加入蛋白提取液和溶菌酶,于冰上静置1h,获得蛋白溶液,经超声后,通过离心或过滤收集上清获得粗蛋白;(5)利用已装镍的重力柱对步骤(4)获得的粗蛋白进行纯化,经水透析后获得重组后的类胶原蛋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PCR扩增使用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酶切是将扩增后的DNA片段及Pet28a空载体经过NcoI和Xho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所述连接使用的连接酶为T4DNA连接酶;所述转化利用的大肠杆菌为DH5α。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类胶原蛋白的自组装成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重组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存钢,孙粤,年锐,牟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