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294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4
一种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及制备方法,属电缆领域。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设置内屏蔽层;在绝缘层外周设置外屏蔽层;在外屏蔽层外周依次设置金属屏蔽层、第一隔离层,综合护层、第二隔离层、铠装层和外护套层;绝缘层为聚丙烯绝缘层;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为半导电聚丙烯屏蔽层;金属屏蔽层为重叠绕包的铜带;第一、第二隔离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带;综合护套层由铝塑复合带构成;铠装层为黄铜带;外护套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层。其采用改性聚丙烯构成绝缘层,配合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生产中不需高温硫化交联,不会产生预交联焦料粒子缺陷,在电缆服役结束后绝缘材料能够回收再利用,使得轨道交通用电缆的生产制造、回收过程更环保。回收过程更环保。回收过程更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改性聚丙烯绝缘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固定敷设的轨道交通电力电缆绝大部分均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就是常说的“交联电缆”),也就是在金属导体表面包覆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生产的电缆。交联聚乙烯以其优异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缆的绝缘。
[0003]在实际电缆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交联电缆(亦称XLPE电缆)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构成电缆主绝缘层的聚乙烯分子由线性分子结构转变为主体网状分子结构,即热塑性的聚乙烯转变为热固性的交联聚乙烯,从而提高它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减少它的收缩性,使其受热以后不再熔化。
[0004]尽管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材料有很多突出的优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产品,但是由于交联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而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由于其自身的热固性特点,导致交联电缆存在多方面缺陷:
[0005]1)电缆服役结束后,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难以回收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包括构成线芯的导体和位于导体外周的绝缘层,其特征是: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设置内屏蔽层;在绝缘层的外周,设置外屏蔽层;在外屏蔽层的外周,依次设置金属屏蔽层、第一隔离层,综合护层、第二隔离层、铠装层和外护套层;所述的绝缘层为聚丙烯绝缘层;所述的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为半导电聚丙烯屏蔽层;所述的金属屏蔽层为重叠绕包的铜带层;所述的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带;所述的综合护套层由纵包的铝塑复合带构成;所述的铠装层为黄铜带;所述的外护套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聚丙烯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7.60~11.0mm,绝缘层的偏心度不超过5%。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外屏蔽层的厚度范围为0.50~0.90mm;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厚度范围为0.12~0.15mm;所述综合护套层由纵包一层标称厚度为0.25mm连续的铝塑复合带和隔氧层组成,其隔氧层厚度范围为1.5~2.5mm;所述的铠装层由在第二隔离层表面绕包的一层标称厚度为0.12mm的黄铜带构成;所述外护套的厚度范围为2.08~3.50mm。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丙烯绝缘轨道交通用电缆,其特征是在金属屏蔽外重叠绕包一层标称厚度为0.2mm的低烟无卤阻燃带,构成第一隔离层;在综合护层外重叠绕包两层标称厚度为0.2mm的低烟无卤阻燃带,构成第二隔离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雁计初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普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