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模转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290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模转移系统,包括愈合基台和连接组件,所述愈合基台包括基台本体和转移体,所述基台本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移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以将所述基台本体和转移体相连,且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与牙种植体的盲孔固定相连的固定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印模转移完成后无需将基台本体从牙种植体中拆除就可以实现印模转移功能,避免了基台本体拆卸对牙龈袖口软组织的撕裂和损伤,引发炎症。引发炎症。引发炎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模转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模转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口腔种植牙技术作为目前较为普遍的缺牙重建方式,其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已经较为成熟,并被科学界所接受。当前,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缺失牙齿的人能够接受种植牙以补全缺失的牙齿,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口腔种植技术也不再处于以往难度较高、价格昂贵的时代,逐渐演变成为一项普通大众可以负担起的技术,是我国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口腔种植技术是通过手术将牙种植体植入至患者牙槽骨内,并通过埋入式愈合(将牙龈组织缝合)使得封闭环境下的牙种植体与牙槽骨实现骨结合;待骨结合好之后环切牙龈组织将愈合基台拧入牙种植体上进行牙龈塑形,待牙龈轮廓愈合(即牙龈塑形)完成后需要拆除愈合基台并进行印模转移,此时牙龈组织与愈合基台已结合,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愈合基台仍然是一体式结构,这就造成印模转移时很容易撕裂牙龈袖口软组织,从而造成牙龈损伤,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牙周炎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模转移系统,可以避免印模转移时对于牙龈袖口软组织的损伤,以实现避免软组织损伤引发的牙周炎症。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模转移系统,一种印模转移系统,包括愈合基台和连接组件,所述愈合基台包括基台本体和转移体,所述基台本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移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以将所述基台本体和转移体相连,且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与牙种植体的盲孔固定相连的固定部。
[0006]可选的,所述基台本体远离所述转移体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盲孔上第一圆弧瓣结构匹配的第二圆弧瓣结构,所有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的轴向与所述基台本体的轴向相同。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转移体的端部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有所述第一凹槽均匀分布,且在所述基台本体的轴向截面中,每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的中心投影处于同一径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移体靠近所述基台本体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有所述第一凸台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凸台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相同,且每个所述第一凸台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以及
[0009]所述转移体远离所述基台本体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有所述第二凹槽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凹槽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相同,且在所述转移体的轴向截面中,每个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投影处于同一径线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瓣结构和第二圆弧瓣结构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一凸台的数量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圆弧瓣结构的数量是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的整数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为长条状的圆弧凹槽,所述第一凸台为长条状的圆弧凸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的圆弧半径均为0.1mm~1.5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角度A为1
°
~30
°
,所述转移体远离所述基台本体的端部的外周面锥度B为1
°
~45
°

[0013]进一步的,所述槽底角度A与所述外周面锥度B之间具有角度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圆弧半径的取值为0.1mm~5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基台本体包括倒角面,所述倒角面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以及所述基台本体远离所述牙种植体的端面,并用于引导所述转移体进入第一通孔中。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瓣结构为凹槽型圆弧瓣结构,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为凸台型圆弧瓣结构;或者
[0017]所述第一圆弧瓣结构为凸台型圆弧瓣结构,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为凹槽型圆弧瓣结构。
[0018]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的径向截面面积均沿所述基台本体的轴向由近盲孔底部端侧向远离盲孔底部端侧逐渐增大或减小。
[0019]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轴向依次相连的第一头部、第一杆部以及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作为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头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凹槽,所有所述防滑凹槽均匀分布。
[002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段上的外螺纹为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形螺纹或者三角形螺纹,所述螺纹段的大径均为1mm~3mm。
[002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穿设于所述基台本体的第一通孔中,且用于将所述基台本体与牙种植体固定相连。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体沿轴向包括第二头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杆部之间的连接面与所述基台本体远离所述牙种植体的端面贴合设置。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部具有与所述盲孔相连的螺纹段。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在印模转移完成后无需将基台本体从牙种植体中拆除就可以实现印模转移功能,避免了基台本体拆卸对牙龈袖口软组织的撕裂和损伤,引发炎症。
[0026]2、在印模转移阶段,在所述转移体的轴向截面中,在所述基台本体的轴向截面中,每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的中心投影处于同一径线上;在所述转移体的轴向截面中,每个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投影处于同一径线上,而基台本体通过第二圆弧瓣结构匹配设置于牙种植体中,第一连接体通过第一凸台匹配设置在基台本体中,第二圆弧瓣结构配合设置于盲孔的第一圆弧瓣结构内侧,从而在印模模转移过程中实现了牙种植体的精准转移定位,保证根据印模制作得到的牙冠能够精确适配到患者口中。
[0027]3、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杆部之间的连接面与所述基台本体远离所述牙种植体的端面贴合设置,保证了第一通孔以及盲孔内的密封性,避免了细菌侵入第一通孔以及
盲孔内造成感染。
[0028]4、通过合理设计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角度和所述第一段的外周面锥度,便于印模后脱模更方便,从而提高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印模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b

1c为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印模转移系统配合的牙种植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a

2c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a

3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转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基台本体;10a

第一端面;10b...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愈合基台和连接组件,所述愈合基台包括基台本体和转移体,所述基台本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移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以将所述基台本体和转移体相连,且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与牙种植体的盲孔固定相连的固定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本体远离所述转移体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盲孔上第一圆弧瓣结构匹配的第二圆弧瓣结构,所有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的轴向与所述基台本体的轴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转移体的端部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有所述第一凹槽均匀分布,且在所述基台本体的轴向截面中,每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圆弧瓣结构的中心投影处于同一径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体靠近所述基台本体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有所述第一凸台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凸台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相同,且每个所述第一凸台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以及所述转移体远离所述基台本体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有所述第二凹槽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凹槽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相同,且在所述转移体的轴向截面中,每个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投影处于同一径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瓣结构和第二圆弧瓣结构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一凸台的数量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圆弧瓣结构的数量是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的整数倍。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长条状的圆弧凹槽,所述第一凸台为长条状的圆弧凸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的圆弧半径均为0.1mm~1.5mm。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模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角度A为1
°
~3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月黄加春李俊杰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子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