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80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换热风机;新风模块,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体和新风风机;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包括:加湿换热器;湿膜组件,湿膜组件包括湿膜件和框架件,湿膜件设置于框架件内,框架件包括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第一框架件包括框架主体和把手,框架主体设置于把手内侧,第二框架件设置于把手内侧且与框架主体相对设置。由此,通过将框架主体和第二框架件均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侧,并且使第二框架件和框架主体相对设置,把手可以将第二框架件和框架主体之间的缝隙与把手外侧隔开,不仅可以提升框架件的整体性,而且还可以防止第二框架件和框架主体之间夹手,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外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以其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提升用户舒适度的优势逐渐普及,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空调器室外机上集成加湿模块,可以使加湿模块在不占用室内空间的前提下,对室内进行加湿,用户在对加湿模块中的湿膜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湿膜外部的框架中的缝隙易夹住用户的手,从而造成用户不适甚至受伤,降低用户对加湿模块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用户对该空调器室外机的使用体验更好。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通过所述换热风机的运转将所述机壳外部的气流由所述换热进风口引入至所述机壳内部,并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换热形成换热气流,换热气流在所述换热风机的运转驱动下由所述换热出风口向外输出;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方,其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体,形成新风腔体,所述新风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出风口;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腔体内,通过所述新风风机的运转将室外气流由所述新风进风口引入至所述新风腔体内,并由所述新风出风口向外输出新风气流;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新风腔体内,用于对所述新风气流进行加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换热器,所述加湿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生成冷凝水;湿膜组件,所述湿膜组件位于所述加湿换热器的下方以吸收所述冷凝水,所述新风气流流经所述湿膜组件时,所述湿膜组件对所述新风气流进行加湿,所述湿膜组件包括湿膜件和框架件,所述湿膜件设置于框架件内,所述框架件包括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所述第一框架件包括框架主体和把手,所述框架主体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侧,所述第二框架件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侧且与所述框架主体相对设置。
[0006]由此,通过将框架主体和第二框架件均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侧,并且使第二框架件和框架主体相对设置,把手可以将第二框架件和框架主体之间的缝隙与把手外侧隔开,不仅可以提升框架件的整体性,而且还可以防止第二框架件和框架主体之间夹手,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限位平板,所述限位平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把手主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外侧,所述框架主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框架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框架件与所
述限位平板在轴向上限位配合。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主体和所述把手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框架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弹性卡接配合。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弹性卡扣,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弹性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弹性上卡扣和弹性下卡扣,所述弹性上卡扣和弹性下卡扣相对设置,在所述弹性上卡扣和所述弹性下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时,所述弹性上卡扣和所述弹性下卡扣反向弹性形变。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卡扣和所述卡槽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卡扣和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朝向所述第二框架件凸出设置,所述第二框架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朝向所述框架主体凸出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抵接限位。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限位平板,所述限位平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把手主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外侧,所述框架主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内侧,所述把手主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上且在远离所述框架主体的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板体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体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且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板体之间。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件顶部设置有进水槽,在从上向下的方向上,所述进水槽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的剖视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爆炸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的爆炸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湿膜组件的示意图;
[0025]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湿膜组件的爆炸图;
[0026]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框架件的示意图;
[0027]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框架件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00、空调器室外机;
[0030]10、机壳;11、室外换热器;12、换热风机;14、换热出风口;15、新风壳体;151、新风进风口;152、新风出风口;153、新风腔体;16、新风风机;
[0031]20、加湿模块;23、生水风机;
[0032]30、加湿换热器;
[0033]40、湿膜组件;41、湿膜件;42、框架件;421、进水槽;43、第一框架件;431、框架主体;4311、第一卡接部;4312、第一限位柱;432、把手;4321、把手主体;43211、第一板体;43212、第二板体;4322、限位平板;44、第二框架件;441、第二卡接部;4411、上卡扣;4412、下卡扣;442、第二限位柱;
[0034]50、新风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6]下面参考图1

图10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
[0037]结合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通过所述换热风机的运转将所述机壳外部的气流由所述换热进风口引入至所述机壳内部,并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换热形成换热气流,换热气流在所述换热风机的运转驱动下由所述换热出风口向外输出;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方,其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体,形成新风腔体,所述新风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出风口;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腔体内,通过所述新风风机的运转将室外气流由所述新风进风口引入至所述新风腔体内,并由所述新风出风口向外输出新风气流;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新风腔体内,用于对所述新风气流进行加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换热器,所述加湿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生成冷凝水;湿膜组件,所述湿膜组件位于所述加湿换热器的下方以吸收所述冷凝水,所述新风气流流经所述湿膜组件时,所述湿膜组件对所述新风气流进行加湿,所述湿膜组件包括湿膜件和框架件,所述湿膜件设置于框架件内,所述框架件包括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所述第一框架件包括框架主体和把手,所述框架主体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侧,所述第二框架件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侧且与所述框架主体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限位平板,所述限位平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把手主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外侧,所述框架主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框架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平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框架件与所述限位平板在轴向上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和所述把手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强陈正忠李德鹏王伟戈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