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5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涉及施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当装置开始正常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与坡道的高处,然后将固定锥插入到插孔之中,此时固定锥将会沿着插孔的内壁向下移动,插入到泥土之中,同时底板的底部圆锥也将会嵌入到泥土之中,从而增加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将钢索置于转筒的外表面之上,便可以开始正常使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转筒的两端较大,而中间部位较小,钢索需要置于中间部位,防止在使用时钢索在转筒的外表面处随意发生位置改变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


[0001]本技术涉及施救设备
,尤其涉及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坡道施救时,需要使用钢索对坡道底部的被困人员进行施救,同时钢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一个支点来增加钢索使用时的稳定性,那么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一般会使用圆木作为支撑点,圆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因为本身是木质的原因,虽然硬度达标,但是本身的耐磨度并不足,而钢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经常与原木的外表面进行接触,那么在一定时间后钢索会嵌入到圆木之中,从而导致增加摩擦力,不便于坡道施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圆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因为本身是木质的原因,虽然硬度达标,但是本身的耐磨度并不足,而钢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经常与原木的外表面进行接触,那么在一定时间后钢索会嵌入到圆木之中,从而导致增加摩擦力,不便于坡道施救,提供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的内壁均转动安装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一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转筒。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筒的两侧与两个安装板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转杆与圆孔的开口处持平。
[000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首先本装置通过将原木置换到转筒的方式来增加本身的耐磨性,同时转筒通过转杆可以在安装板的外表面之间进行转动,从而减小钢索在使用时的摩擦力,但是相对应的,钢索在下放到坡道底部时也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转筒在钢索并没有移动时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可有过大幅度的状态从而影响到钢索的稳定性,所以转筒与安装板的外表面相贴合,增加转筒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上述提到的转筒相对稳定的状态。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外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固定锥,所述固定锥的外表面与插孔的内壁相贴合。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一般情况下坡道施救基本上都是在山坡上,那么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便于对底板进行固定,设置了插孔以及固定锥,固定锥通过插孔插入到泥土之中对底板进行固定,增加稳定性。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底部呈不规则分布焊接有多个圆锥。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圆锥也会随着底板的移动嵌入到泥土之中,从而进一步的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稳定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首先当装置开始正常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与坡道的高处,然后将固定锥插入到插孔之中,此时固定锥将会沿着插孔的内壁向下移动,插入到泥土之中,同时底板的底部圆锥也将会嵌入到泥土之中,从而增加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将钢索置于转筒的外表面之上,便可以开始正常使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转筒的两端较大,而中间部位较小,钢索需要置于中间部位,防止在使用时钢索在转筒的外表面处随意发生位置改变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因为转筒本身使用金属材质不会和圆木一样轻易地嵌入到内部,导致增加施救难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的底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例说明:
[0016]1、底板;2、固定锥;3、安装板;4、转杆;5、转筒;6、圆锥;7、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两个安装板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的内壁均转动安装有转杆4,两个转杆4的一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转筒5,转筒5的两侧与两个安装板3的外表面相贴合,转杆4与圆孔的开口处持平,首先本装置通过将原木置换到转筒5的方式来增加本身的耐磨性,同时转筒5通过转杆4可以在安装板3的外表面之间进行转动,从而减小钢索在使用时的摩擦力,但是相对应的,钢索在下放到坡道底部时也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转筒5在钢索并没有移动时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可有过大幅度的状态从而影响到钢索的稳定性,所以转筒5与安装板3的外表面相贴合,增加转筒5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上述提到的转筒5相对稳定的状态,底板1的外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插孔7,插孔7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固定锥2,固定锥2的外表面与插孔7的内壁相贴合,一般情况下坡道施救基本上都是在山坡上,那么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便于对底板1进行固定,设置了插孔7以及固定锥2,固定锥2通过插孔7插入到泥土之中对底板1进行固定,增加稳定性,底板1的底部呈不规则分布焊接有多个圆锥6,圆锥6也会随着底板1的移动嵌入到泥土之中,从而进一步的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稳定性。
[0020]工作原理:
[0021]如图1

2所示:
[0022]首先当装置开始正常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与坡道的高处,然后将固定锥2插入到插孔7之中,此时固定锥2将会沿着插孔7的内壁向下移动,插入到泥土之中,同时底板1的底部圆锥6也将会嵌入到泥土之中,从而增加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将钢索置于转筒5的外表面
之上,便可以开始正常使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转筒5的两端较大,而中间部位较小,钢索需要置于中间部位,防止在使用时钢索在转筒5的外表面处随意发生位置改变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的内壁均转动安装有转杆(4),两个所述转杆(4)的一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转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施救分离角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5)的两侧与两个安装板(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中郭磊许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一四三部队保障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