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56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2
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设有承口,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插头,插头可插入承口内;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遇水膨胀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包括圈体、凸环、密封环,凸环和密封环均设于圈体的外侧面上;承口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密封圈的圈体设于第一凹槽内、密封环设于第二凹槽内、凸环设于第三凹槽内;第一密封圈的一端环状固定在承口的端部,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密封圈的内侧,第一密封圈盖住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不易移位。插头插入承口后,第二密封圈遇水时膨胀将第一密封圈涨紧,使得第一密封圈紧紧抱住插头,密封效果好。封效果好。封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给排水管道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给排水管道一般由多根管道依次连接组成,管道与管道连接部分的密封效果影响了管道的是否会渗漏。现有的管道连接方式有通过电热熔的方式将管道与管道密封连接到一起,但是该连接方式的施工时间比较长。承插连接并通过橡胶圈密封可进行快速施工,但是不同橡胶圈的结构,在管道预制时的加工难度和施工后的密封效果有较大的差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设有承口,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插头,插头可插入承口内;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遇水膨胀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包括圈体、凸环、密封环,凸环和密封环均设于圈体的外侧面上,密封环的为根部厚、外沿薄的结构;承口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密封圈的圈体设于第一凹槽内、密封环设于第二凹槽内、凸环设于第三凹槽内;
[0005]第一密封圈的一端环状固定在承口的端部,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密封圈的内侧,第一密封圈盖住第二密封圈。
[0006]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与承口的端部固定,插头插入承口内时第一密封圈不易移位。第二密封圈被第一密封圈盖住,与插头隔开,插头插入承口内时不会接触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不会移位。插头插入承口后,第二密封圈遇水时膨胀将第一密封圈涨紧,使得第一密封圈紧紧抱住插头,密封效果好。第二密封圈的圈体、凸环、密封环分别装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密封圈装入承口后,既有良好的密封性,又不会因运输或施工导致松脱。
[0007]优选的,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可向外翻转出承口的外侧。第一密封圈的外圈可先翻出承口,其一端先与第一管道固定。待将第二密封圈装入承口的内壁后,第一密封圈向内翻转并盖住第二密封圈。使得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安装变得容易。
[0008]优选的,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的设有截面为楔形的环状头部,环状头部的厚度从外端向内端不断变小。楔形截面的环状头部使得插头插入承口内后可径向挤压第一密封圈,提高密封效果。
[0009]优选的,承口的内壁设有第四凹槽,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卡入第四凹槽内。第四凹槽用于限制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的移动。
[0010]优选的,承口的内壁设有一圈台阶面,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抵住台阶面。台阶面用于限制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的移动。
[0011]优选的,第一管道的端面上设有卡槽,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伸入卡槽内,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绕过第一管道的端面后伸入承口内。第一密封圈的一端可以很容易地与第一管道固定。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也可在第一管道生产时预埋入第一管道的端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不易移位。插头插入承口后,第二密封圈遇水时膨胀将第一密封圈涨紧,使得第一密封圈紧紧抱住插头,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9]第一管道1;承口11;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12;第三凹槽113;第四凹槽114;台阶面12;卡槽13;第二管道2;插头21;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圈体41;密封环42;凸环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第一密封圈3和遇水膨胀的第二密封圈4。第一管道1的一端设有承口11,第二管道2的一端设有插头21,插头21可插入承口11内。第二密封圈4包括圈体41、凸环43、密封环42,凸环43和密封环42均设于圈体41的外侧面上,密封环42的为根部厚、外沿薄的结构;承口11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内设有第二凹槽112和第三凹槽113,第二密封圈4的圈体41设于第一凹槽111内、密封环42设于第二凹槽112内、凸环43设于第三凹槽113内。凸环43与第三凹槽卡接固定。
[0023]第一密封圈3的一端环状固定在承口11的端部,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密封圈4的内侧,第一密封圈11的另一端盖住第二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4遇水膨胀后可挤压第一密封圈3,使得第一密封圈3抱紧插头21,提高密封性。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的设有截面为楔形的环状头部,环状头部的厚度从外端向内端不断变小。承口11的内壁设有一圈台阶面12,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抵住台阶面12。插头21插入承口时会推挤第一密封圈3,台阶面12可托住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可向外翻转出承口11的外侧。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第一密封圈3和遇水膨胀的第二密封圈4。第一管道1的一端设有承口11,第二管道2的一端设有插头21,插头21可插入承口11内。第二密封圈4包括圈体41、凸环43、密封环42,凸环43和密封环42均设于圈体41的外侧面上,密封环42的为根部厚、外沿薄的结构;承口11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内设有第二凹槽112和第三凹槽113,第二密封圈4的圈体41
设于第一凹槽111内、密封环42设于第二凹槽112内、凸环43设于第三凹槽113内。凸环43与第三凹槽卡接固定。
[0026]第一密封圈3的一端环状固定在承口11的端部,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密封圈4的内侧,第一密封圈11的另一端盖住第二密封圈4。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可向外翻转出承口11的外侧。承口11的内壁设有第四凹槽114,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卡入第四凹槽114内。插头21插入承口时会推挤第一密封圈3,第四凹槽114的可卡柱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使其不容易移位。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第一密封圈3和遇水膨胀的第二密封圈4。第一管道1的一端设有承口11,第二管道2的一端设有插头21,插头21可插入承口11内。第二密封圈4包括圈体41、凸环43、密封环42,凸环43和密封环42均设于圈体41的外侧面上,密封环42的为根部厚、外沿薄的结构;承口11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内设有第二凹槽112和第三凹槽113,第二密封圈4的圈体41设于第一凹槽111内、密封环42设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设有承口,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插头,插头可插入承口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遇水膨胀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包括圈体、凸环、密封环,凸环和密封环均设于圈体的外侧面上,密封环的为根部厚、外沿薄的结构;承口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密封圈的圈体设于第一凹槽内、密封环设于第二凹槽内、凸环设于第三凹槽内;第一密封圈的一端环状固定在承口的端部,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密封圈的内侧,第一密封圈盖住第二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俊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盛荣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