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45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包括管体和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中空挡块、第二中空挡块、弧面块和直管,管体设置有内腔、增压腔和出料口,内腔、增压腔和出料口分别依次连通,且第一中空挡块的孔径大于第二中空挡块,弧面块与管体固定连接,直管与弧面块固定连接,且弧面块设置在管体和直管之间,弧面块设置有连接腔,直管设置有喷胶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延伸的直管贴合在隔热帽上,有效防止注塑的胶体藏料在直线封胶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通过进行增压能够使得胶体更快速的进入注塑机内,使得胶体的流速更快,进一步有效的防止注塑的胶体藏料在直线封胶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在注塑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当熔融状态或液体状态材料注塑到模具时,材料会经过注嘴和隔热帽然后到达模具成型,故注嘴和隔热帽在注塑加工中尤为重要。
[0003]注嘴和隔热帽的有效配合是斜面位置,长期注塑和拆装模具后,因磨损,再次注塑时胶体会通过隔热帽和注嘴间的磨损粘连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嘴和隔热帽的有效配合是斜面位置,长期注塑和拆装模具后,因磨损,再次注塑时胶体会通过隔热帽和注嘴间的磨损粘连之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包括管体和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中空挡块、第二中空挡块、弧面块和直管,所述管体设置有内腔、增压腔和出料口,所述内腔、所述增压腔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空挡块和所述第二中空挡块均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挡块和所述第二中空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中空挡块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空挡块,所述弧面块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直管与所述弧面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弧面块设置在所述管体和所述直管之间,所述弧面块设置有连接腔,所述直管设置有喷胶腔。
[0006]其中,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齿形环块,所述齿形环块与所述第二中空挡块固定连接。
[0007]其中,所述第一中空挡块远离所述第二中空挡块的一端设置为倒圆角结构,所述第二中空挡块靠近所述第一中空挡块的一端同样设置为倒圆角结构。
[0008]其中,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盖合件和堵塞件,所述管体还设置有注水口、环形管路和多个喷孔,所述堵塞件与所述管体拆卸连接,所述注水口、所述环形管路和多个所述喷孔分别对应连通,所述堵塞件与所述注水口拆卸连接。
[0009]其中,所述盖合件包括环块和块体,所述环块的内壁与所述管体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块体与所述环块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通过设置所述防护机构,所述管体用于安装在封胶机上,在进行注塑时,胶体经过所述管体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后与所述第一中空挡块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中空挡块进入所述增压腔内,由于所述增压腔靠近所述第一中空挡块的一侧内径大于所述增压腔靠近所述第二中空挡块的一侧内径,故胶体通过所述第一中空挡块流至所述增压腔内进行第一次增压,然后胶体经所述增压腔增压后经所述
第二中空挡块流至所述连接腔内,所述连接腔靠近所述第二中空挡块的一侧内径大于所述连接腔靠近所述直管的一侧内径,故胶体在经过所述连接腔时进行第二次增压,然后经过所述喷胶腔喷至注塑机内,且延伸的所述直管贴合在隔热帽上,有效防止注塑的胶体藏料在所述直线封胶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通过进行增压能够使得胶体更快速的进入注塑机内,使得胶体的流速更快,进一步有效的防止注塑的胶体藏料在所述直线封胶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

A线结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101

管体、102

第一中空挡块、103

第二中空挡块、104

弧面块、105

直管、106

齿形环块、107

内腔、108

增压腔、109

出料口、110

连接腔、111

喷胶腔、201

堵塞件、202

环块、203

块体、204

注水口、205

环形管路、206

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第一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

A线结构剖视图。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包括管体101和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中空挡块102、第二中空挡块103、弧面块104、直管105和齿形环块202106,前述方案解决了注嘴和隔热帽的有效配合是斜面位置,长期注塑和拆装模具后,因磨损,再次注塑时胶体会通过隔热帽和注嘴间的磨损粘连之中的技术问题;
[0020]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所述管体101,所述管体101用于安装在封胶机上。
[0021]其中,所述管体101设置有内腔107、增压腔108和出料口109,所述内腔107、所述增压腔108和所述出料口109分别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和所述第二中空挡块103均与所述管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和所述第二中空挡块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腔108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空挡块103,所述弧面块104与所述管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直管105与所述弧面块104固定连接,且所述弧面块104设置在所述管体101和所述直管105之间,所述弧面块104设置有连接腔110,所述直管105设置有喷胶腔111,通过设置所述防护机构,所述管体101用于安装在封胶机上,在进行注塑时,胶体经过所述管体101进入所述内腔107,进入所述内腔107后与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进入所述增压腔108内,由于所述增压腔108靠近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的一侧内径大于所述增压腔108靠近所述第二中空挡块103的一侧内径,故胶
体通过所述第一中空挡块102流至所述增压腔108内进行第一次增压,然后胶体经所述增压腔108增压后经所述第二中空挡块103流至所述连接腔110内,所述连接腔110靠近所述第二中空挡块103的一侧内径大于所述连接腔110靠近所述直管105的一侧内径,故胶体在经过所述连接腔110时进行第二次增压,然后经过所述喷胶腔111喷至注塑机内,且延伸的所述直管105贴合在隔热帽上,有效防止注塑的胶体藏料在所述直线封胶的喷嘴和隔热帽之间,通过进行增压能够使得胶体更快速的进入注塑机内,使得胶体的流速更快,进一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封胶的喷嘴,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中空挡块、第二中空挡块、弧面块和直管,所述管体设置有内腔、增压腔和出料口,所述内腔、所述增压腔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空挡块和所述第二中空挡块均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挡块和所述第二中空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中空挡块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空挡块,所述弧面块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直管与所述弧面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弧面块设置在所述管体和所述直管之间,所述弧面块设置有连接腔,所述直管设置有喷胶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封胶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齿形环块,所述齿形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力曾家伟许仁皇钟泳钊黄敏东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利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