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置移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39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能够实现双边上下料的静置移载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组升降模组,两组所述升降模组并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升降模组的动作端均设置有料笼,所述静置移载机构还包括横移模组、接驳输送线、接料模组、上料输送线以及下料输送线,所述横移模组设置在所述料笼的开口侧,所述上料输送线和所述下料输送线分别正对着两组所述料笼的料口,所述接料模组设置在所述接驳输送线的内侧,完成所述料笼的上下料,在所述横移模组的移动下,所述接驳输送线的一端与两组所述料笼的料口对接配合,另一端与所述上料输送线、所述下料输送线对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上下料的技术领域。于上下料的技术领域。于上下料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置移载机构


[0001]本技术应用于上下料的
,特别涉及静置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组装过程中,大部分产品和零件都是以托盘为载体来实现存放与周转,然而托盘在使用过后,需要集中存放,以便静置修整再利用,为了减少存放空间,托盘通常采用纵向堆垛存放,市面上的静置移载机构大多为单边上下料,移动耗时较长,堆垛过程中通过气缸进行拆盘或支持,若干托盘上下顶压堆垛,容易发生托盘崩盘现象,如公开号为CN2121974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托盘上下料装置,当托盘投入后,气缸三、气缸四同时动作伸出,承接住待上料托盘底部。此时,气缸一动作伸出,脱离托盘。气缸四动作压缩移动一个托盘的厚度,气缸一动作压缩夹持住托盘,气缸三动作压缩使待上料托盘与托盘存料区分离,到上料位。气缸五动作横向推动托盘到产品抓取位,气缸五返回。待产品抓取完了,气缸二伸出,吹气板通过电磁阀控制吹气,使托盘排出的指定区域。然而其在堆垛过程中对气缸的动作一致性的要求较高,上下托盘容易出现错位,难以保证稳固性,同时其仅能单边上下料,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静置移载机构,它包括两组升降模组(1),两组所述升降模组(1)并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升降模组(1)的动作端均设置有料笼(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移载机构还包括横移模组(3)、接驳输送线(4)、接料模组(5)、上料输送线(6)以及下料输送线(7),所述横移模组(3)设置在所述料笼(2)的开口侧,所述上料输送线(6)和所述下料输送线(7)分别正对着两组所述料笼(2)的料口,所述接料模组(5)设置在所述接驳输送线(4)的内侧,完成所述料笼(2)的上下料,在所述横移模组(3)的移动下,所述接驳输送线(4)的一端与两组所述料笼(2)的料口对接配合,另一端与所述上料输送线(6)、所述下料输送线(7)对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模组(5)包括U形座(51)、第一丝杆模组(52)、第一直线导轨(53)、第一滑块(54)、驱动气缸(55)以及定位板(56),所述接驳输送线(4)设置在所述U形座(51)的上端,所述第一丝杆模组(52)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3)平行设置所述U形座(51)的凹处,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接驳输送线(4)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滑块(5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3)上,所述第一滑块(54)与所述第一丝杆模组(52)的动作端连接,所述驱动气缸(55)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54)上,所述定位板(56)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缸(55)的动作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置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模组(5)还包括第一感应片(57)和两组第一光电传感器(58),所述第一感应片(57)与所述第一滑块(54)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58)分别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俊阳斌董争武钟卓超曾文李永业陈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