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37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链条输送带,在链条输送带上连续布设有多个的槽壳,槽壳的侧部上设有抽吸管,各个槽壳排布在链条输送带上形成环形态,其中每四个相邻槽壳形成一组,每组的四个槽壳分别是第一槽壳、第二槽壳、第三槽壳和第四槽壳,其中第一槽壳和第三槽壳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由于塑料薄片材在软化状态直接进入多个吸塑模具进行吸塑成型加工,有利于直接利用处于热的、软化状态的塑料薄片材进行吸塑成型加工,减少预热所耗费的电力热能,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快餐餐盒是人们经常使用到的用品,其作用在于人们在购买外卖时用于盛装食物,目前的快餐餐盒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如专利号CN2017114653717公开的一种免切边纸质餐盒生产设备,其包括机架、下模、上模、合分模驱动机构和喷水机构;该下模固设在机架之上,该合分模驱动机构装设在机架上且传动连接上模以带动上模处于合模位置或分模位置;该下模设有模腔;该喷水机构包括一能接通供水源的水管,该水管上固设有能接通水管的喷嘴,该水管能滑动连接在机架上且水管的滑动范围至少包括该喷嘴能朝向模腔;它具有如下优点:在成型前滑动水管,喷嘴喷出的水清洗模腔内壁,避免杂质粘附在模腔内壁,成型及分模后,喷嘴喷出的水再次清洗模腔,则能避免成型的纸质餐盒和模腔内壁粘结在一起,取出纸质餐盒前无需切断,因此节省了切片机构,而且成型的纸质餐盒边缘光滑齐平,外观美观;但上述设备生产快餐餐盒的效率较低,即每次需要上模、下模合模,注入纸浆、保压、冷却和分模等动作,无法实现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该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快餐餐盒的生产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链条输送带,在链条输送带上连续布设有多个的槽壳,槽壳的侧部上设有抽吸管,各个槽壳排布在链条输送带上形成环形态,其中每四个相邻槽壳形成一组,每组的四个槽壳分别是第一槽壳、第二槽壳、第三槽壳和第四槽壳,其中第一槽壳和第三槽壳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第二槽壳和第四槽壳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二侧部,第一槽壳抽吸管、第二槽壳抽吸管的入口水平向设置,第三槽壳抽吸管、第四槽壳抽吸管的入口竖直向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设有随链条输送带移动的第一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所述机架上且位于链条输送带的第二侧部设有随链条输送带移动的第二负压吸头、第四负压吸头,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和第四负压吸头由各自的气缸驱动伸缩,以分别与第一槽壳抽吸管、第二槽壳抽吸管、第三槽壳抽吸管和第四槽壳抽吸管的入口对配,实现负压抽吸;所述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和第四负压吸头包括能够沿水平往复滑移的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水平设置的直线导轨气缸上。
[0006]本技术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的工作方法,启动链条输送带工作,由挤塑机挤出的塑料薄片材在软化状态下直接逐步从链条输送带的入端进
入,在塑料薄片材披覆在多个槽壳的吸塑模具表面时,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和第四负压吸头分别依次对第一槽壳抽吸管、第二槽壳抽吸管、第三槽壳抽吸管和第四槽壳抽吸管进行负压抽吸,在负压抽吸作用下,披覆在多个槽壳的吸塑模具表面的塑料薄片材即被吸入至槽壳的吸塑模具的成型凹槽内,在吸附后,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或第四负压吸头依然保持对第一槽壳抽吸管、第二槽壳抽吸管、第三槽壳抽吸管或第四槽壳抽吸管的吸附作用,直至每个负压吸头在行进四个槽壳的工位后脱离吸附,并返回初始位置。
[0007]本技术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的优点,由于采用链条输送带持续输送塑料薄片材并进行吸塑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四组负压吸头来往复交替的将塑料薄片材负压吸附在槽壳的吸塑模具的成型凹槽内,从而可以使餐盒的成型更加充分,避免产品成型形状、结构不稳定。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餐盒生产设备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去除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等部件);
[0010]图2是餐盒生产设备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去除第三负压吸头、第四负压吸头等部件);
[0011]图3是图1的局部视图(一组四个槽壳);
[0012]图4是图2的局部视图;
[0013]图5是单个槽壳和吸塑模具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4]图6是负压吸头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8]餐盒生产设备包括机架A1和设在机架上的链条输送带A2,在链条输送带上连续布设有多个的槽壳A3,每个槽壳A3上承置有至少一个的吸塑模具A4(一个吸塑模具A4即成型一个餐盒),链条输送带为循环转动,在长度方向上多个的槽壳A3,该数量等于链条输送带展开的总长度除以每个槽壳A3的宽度,在链条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上设有2

5个吸塑模具A4。
[0019]图示1、2中为了简化图面,仅在链条输送带中绘出4个的槽壳,实际在链条输送带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均有槽壳。
[0020]吸塑模具A4的底面与槽壳A3的凹腔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A5,即吸塑模具A4的底面
与槽壳A3的凹腔槽口通过涂胶等方式实现粘结封闭,第一腔体A5与外界空气不连通,吸塑模具上密布有细孔A6以使吸塑模具的成型凹槽A7与第一腔体A5相通(也即成型凹槽A7与第一腔体A5仅能通过细孔连通),槽壳的侧部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抽吸管A8,各个槽壳及其上的吸塑模具排布在链条输送带上形成环形态,其中每四个相邻槽壳形成一组,每组的四个槽壳分别是第一槽壳A31、第二槽壳A32、第三槽壳A33和第四槽壳A34,其中第一槽壳A31和第三槽壳A33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第二槽壳和第四槽壳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二侧部,第一槽壳抽吸管A81、第二槽壳抽吸管A82的入口水平向设置,第三槽壳抽吸管A83、第四槽壳抽吸管A84的入口竖直向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设有随链条输送带移动的第一负压吸头A91、第三负压吸头A93,所述机架A1上且位于链条输送带的第二侧部设有随链条输送带移动的第二负压吸头A92、第四负压吸头A94,第一负压吸头A91、第二负压吸头A92、第三负压吸头A93和第四负压吸头A94由各自的气缸A10驱动伸缩,以分别与第一槽壳抽吸管A81、第二槽壳抽吸管A8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链条输送带,在链条输送带上连续布设有多个的槽壳,槽壳的侧部上设有抽吸管,各个槽壳排布在链条输送带上形成环形态,其中每四个相邻槽壳形成一组,每组的四个槽壳分别是第一槽壳、第二槽壳、第三槽壳和第四槽壳,其中第一槽壳和第三槽壳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第二槽壳和第四槽壳的抽吸管设在链条输送带的第二侧部,第一槽壳抽吸管、第二槽壳抽吸管的入口水平向设置,第三槽壳抽吸管、第四槽壳抽吸管的入口竖直向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链条输送带的第一侧部设有随链条输送带移动的第一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所述机架上且位于链条输送带的第二侧部设有随链条输送带移动的第二负压吸头、第四负压吸头,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和第四负压吸头由各自的气缸驱动伸缩,以分别与第一槽壳抽吸管、第二槽壳抽吸管、第三槽壳抽吸管和第四槽壳抽吸管的入口对配,实现负压抽吸;所述第一负压吸头、第二负压吸头、第三负压吸头和第四负压吸头包括能够沿水平往复滑移的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水平设置的直线导轨气缸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在餐盒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吸气往复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后部设有驱动气缸,基座的前部设有伸缩管,所述基座上设有内腔室和设在基座前、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臻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布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