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16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输送管,第一空气输送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和螺杆式压缩机,第一空气输送管上连通有第二空气输送管,第二空气输送管上依次连通有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第三空气输送管上连通有缓冲罐和储气罐,第三空气输送管和储气罐通过第一仪表气输送支管相连通,缓冲罐上连通有仪表气输送总管,储气罐和仪表气输送总管通过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相连通,仪表气输送总管和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之间的仪表气输送总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由于停电导致的全线停车的工况下仍能在短时间内正常持续提供仪表气对工艺系统中的部分阀门进行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空气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仪表空气在一般化工企业里指用于气动执行机构(气动阀门的执行器、气缸等)的驱动气源。GB/T4830

2015《工业化自动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中对仪表气气源质量的露点、含尘粒径以及含油量做了限定要求,并且在“污染物”中描述气源中应无明显的有害气体或者蒸汽。
[0003]现有的成套空分工艺中,根据GB/T4830

2015的规定仪表气通常是采用除油、除水含尘量低的气源作为仪表气,大型空分由于配套气动执行机构较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仪表气通常采用压缩空气气源或者氮气气源;但是压缩空气气源或者氮气气源均是在空分工艺系统能够整体或者部分正常运行时才能正常提供给的,但是如若出现全厂停电的工况导致空分工艺系统紧急跳车,则无法正常提供仪表气源,但是,空分工艺系统紧急跳车后并不满足空分系统停车的要求,依然需要对工艺系统中的部分阀门进行闭合进而满足空分系统停车状态,通常在该阶段中现场工人都是利用外来高压气源接入相应的阀门执行机构将阀门闭合,所述的外来高压气源大多数是利用现场灌装好的高压气瓶进行实现的,该阶段工作费时费力而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由于停电导致的全线停车的工况下仍能在短时间内正常持续提供仪表气对工艺系统中的部分阀门进行闭合进而满足空分系统停车状态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r/>[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输送管,第一空气输送管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和螺杆式压缩机,所述的第一空气输送管的出口端上连通有第二空气输送管,第二空气输送管上依次连通有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脱水管、脱水管上设置的吸附罐以及吸附罐内设置的活性炭层,第三空气输送管的出口端上连通有缓冲罐的进口端和储气罐的进口端,第三空气输送管的出口端和储气罐的进口端之间通过第一仪表气输送支管相连通,缓冲罐的出口端上连通有仪表气输送总管,储气罐的出口端和仪表气输送总管之间通过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相连通,仪表气输送总管的出口端和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之间的仪表气输送总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0006]优选的,所述的吸附装置还包括吸附罐两侧脱水管上设置的第三截止阀,所述的吸附装置的数量采用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吸附装置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出口端之间的第三空气输送管上设置有在线色谱仪。
[000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空气输送管在远离所述的吸附装置的第二空气输送管一端上连通有空冷塔的进气端,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一空气输送管之间的第二空气输送管上以及
第一空气输送管与空冷塔之间的第二空气输送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和气体流量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罐和储气罐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安全阀以及排污阀。
[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三空气输送管和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三仪表气输送支管相连通,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和缓冲罐之间的仪表气输送总管上、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以及第三仪表气输送支管上均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和缓冲罐之间的仪表气输送总管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通过将经空气过滤器除尘以及活性炭层除油除水后的仪表气中的一部分送入储气罐进行暂存,当出现由于停电而导致的整个空分工艺系统紧急跳车的工况仍能通过仪表气输送总管向各个用气的单位进行供气一段时间至整个空分工艺系统由紧急跳车改变为正常停车状态,以便于恢复供电后的正常开车启动。
[0012]其次,本技术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一空气输送管之间的第二空气输送管上以及第一空气输送管与空冷塔之间的第二空气输送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和气体流量传感器,便于反馈通过第一空气输送管输送给所述的吸附装置以及空冷塔的除尘后压缩空气的量,并且通过相应的第二调节阀合理调整分配比例。
[0013]最后,本技术所述的缓冲罐的顶部和储气罐的顶部均分别安装有安全阀,安装安全阀便于泄压,提高使用安全。
[001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细节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输送管1,第一空气输送管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和螺杆式压缩机3,所述的第一空气输送管1的出口端上连通有第二空气输送管4,第二空气输送管4上依次连通有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5,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脱水管6、脱水管6上设置的吸附罐7以及吸附罐7内设置的活性炭层8,第三空气输送管5的出口端上连通有缓冲罐9的进口端和储气罐10的进口端,第三空气输送管5的出口端和储气罐10的进口端之间通过第一仪表气输送支管11相连通,第一仪表气输送支管11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2,缓冲罐9的出口端上连通有仪表气输送总管13,储气罐10的出口端和仪表气输送总管13之间通过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14相连通,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14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5,仪表气输送总管13的出口端和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14之间的仪表气输送总管13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6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7。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17便于反馈通过仪表气输送总管13输送的仪表气的压力参数,调节第一调节阀16的开度便于调整通过仪表
气输送总管13输送的仪表气的压力参数。
[0018]所述的吸附装置还包括吸附罐7两侧脱水管6上设置的第三截止阀18,所述的吸附装置的数量采用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吸附装置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5出口端之间的第三空气输送管5上设置有在线色谱仪19。通过设置若干个相互并联的所述的吸附装置进而确保始终至少有一套所述的吸附装置处于工作状态,进而确保对气体进行吸附,并且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5出口端之间的第三空气输送管5上安装的在线色谱仪19便于反馈经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的吸附装置吸附后气体的组分参数。
[0019]所述的第一空气输送管1在远离所述的吸附装置的第二空气输送管4一端上连通有空冷塔20的进气端,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一空气输送管1之间的第二空气输送管4上以及第一空气输送管1与空冷塔20之间的第二空气输送管4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阀21和气体流量传感器22。
[0020]所述的缓冲罐9和储气罐10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3。所述的缓冲罐9的顶部和储气罐10的顶部均分别安装有安全阀24,所述的缓冲罐9的底部和储气罐10的底部均分别安装均分别安装有排污阀25。
[0021]所述的第三空气输送管5和缓冲罐9之间通过第三仪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输送管(1),第一空气输送管(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和螺杆式压缩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气输送管(1)的出口端上连通有第二空气输送管(4),第二空气输送管(4)上依次连通有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送管(5),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脱水管(6)、脱水管(6)上设置的吸附罐(7)以及吸附罐(7)内设置的活性炭层(8),第三空气输送管(5)的出口端上连通有缓冲罐(9)的进口端和储气罐(10)的进口端,第三空气输送管(5)的出口端和储气罐(10)的进口端之间通过第一仪表气输送支管(11)相连通,缓冲罐(9)的出口端上连通有仪表气输送总管(13),储气罐(10)的出口端和仪表气输送总管(13)之间通过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14)相连通,仪表气输送总管(13)的出口端和第二仪表气输送支管(14)之间的仪表气输送总管(13)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6)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装置还包括吸附罐(7)两侧脱水管(6)上设置的第三截止阀(18),所述的吸附装置的数量采用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吸附装置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的吸附装置和第三空气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杰孔令卓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开兴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