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02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2
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有水箱、喷淋水管、多个喷嘴,水箱通过喷淋水管连接到各个喷嘴,喷淋水管中还串接有液压水泵;各个喷嘴安装于铲斗上沿;液压水泵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到液压油泵和液压油箱并形成一条液压油循环回路,该液压油循环回路还设有手动阀,该手动阀配套设有第三操控杆;第三操控杆位于第二操控杆的右侧;还设有H形的关联手柄,关联手柄包括中间横向连杆、左侧竖杆、右侧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且喷雾系统的第三操控杆具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操控方式。操控杆具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操控方式。操控杆具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操控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港口机械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可以在港口用于装卸煤炭等散装货种,但由于煤炭等散装货种在装车作业过程较易产生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些扬尘也会吸入装卸工人的肺部,甚至可能导致产生矽肺病或者煤肺病等严重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它能有效降低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0004]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所述的装载机设有机体、驾驶室、铲斗和铲臂,机体设有用于为铲斗和铲臂转动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有液压油箱、液压油泵;驾驶室设有用于控制铲臂的第一操控杆、用于控制铲斗的第二操控杆,第二操控杆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操控杆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铲斗处于倒料的角度;当第二操控杆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铲斗处于装料的角度;
[0005]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箱、喷淋水管、多个喷嘴,水箱通过喷淋水管连接到各个喷嘴,喷淋水管中还串接有液压水泵;各个喷嘴安装于铲斗上沿;液压水泵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到液压油泵和液压油箱并形成一条液压油循环回路,该液压油循环回路还设有手动阀,该手动阀配套设有第三操控杆;第三操控杆位于第二操控杆旁边;第三操控杆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三操控杆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手动阀闭合;当第三操控杆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手动阀断开。
[0006]第三操控杆位于第二操控杆的右侧;还设有H形的关联手柄,关联手柄包括中间横向连杆、左侧竖杆、右侧竖杆,中间横向连杆、左侧竖杆、右侧竖杆三者连为一体而呈H形,左侧竖杆中空而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左侧盲孔,右侧竖杆中空而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右侧盲孔,左侧盲孔与第二操控杆的上端段形成活动套插配合,右侧盲孔与第三操控杆的上端段形成活动套插配合;当第二操控杆的上端段插在左侧竖杆的左侧盲孔里面且第三操控杆的上端段插在右侧盲孔里面时,第二操控杆和第三操控杆在关联手柄的关联作用下同步移动,且当第二操控杆移动到其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三操控杆也移动到其第一极限位置,当第二操控杆移动到其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三操控杆也移动到其第二极限位置。
[0007]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08]一、当装载机的铲斗处于倒料的角度进行卸料时,可以通过第三操控杆打开手动阀而启动液压水泵,使水箱里面的水通过喷淋水管从喷嘴喷出,形成喷雾效果,对卸料过程产生的扬尘进行喷雾降尘,减低装载机装车作业过程产生的扬尘。
[0009]二、可以利用装载机的原有油压系统提供喷雾所需的高压水动力。
[0010]三、喷雾系统的第三操控杆具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操控方式,其中第一种操控方式
是与铲斗的第二操控杆联合关联操控,第二种操控方式是与铲斗的第二操控杆分开各自独立进行操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应用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装载机结构及使用效果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液压油路及喷淋水路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操控杆和第三操控杆处于各自独立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在关联手柄从第二操控杆和第三操控杆拔走的状态下)。
[0014]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H形关联手柄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5是图4所示的关联手柄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操控杆和第三操控杆处于关联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7是图6中的第二操控杆、第三操控杆和关联手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所述的装载机包括机体1、驾驶室2、铲斗3和铲臂4,机体1设有用于为铲斗3和铲臂4转动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有液压油箱51、液压油泵52,液压油箱51和液压油泵52之间通过液压油管761连接,液压油泵52还通过液压油管762连接到多路阀50的总进口,多路阀50具有多个出口,其中部分出口用于连接驱动铲斗3、铲臂4的油路;驾驶室2设有用于控制铲臂4的第一操控杆61、用于控制铲斗3的第二操控杆62,第二操控杆62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操控杆62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铲斗3处于倒料的角度;当第二操控杆62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铲斗3处于装料的角度; 上述结构属于装载机的常规结构。
[0019]图1、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有水箱71、喷淋水管72、多个喷嘴73,水箱71通过喷淋水管72连接到各个喷嘴73,喷淋水管72中还串接有液压水泵74;各个喷嘴73安装于铲斗3上沿;液压水泵74设有液压马达75;多路阀50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液压油管763连接到液压水泵74的液压马达75;液压马达75再通过液压油管764连接到液压油箱51而形成一条液压油循环回路,该液压油循环回路还设有手动阀53(手动阀53安装在液压油管763中间);该手动阀53配套设有第三操控杆63;第三操控杆63位于第二操控杆62旁边;第三操控杆63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三操控杆63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手动阀53打开;当第三操控杆63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手动阀53关闭。
[0020]图3、图4、图5、图6所示,第三操控杆63位于第二操控杆62的右侧;还设有H形的关联手柄8,关联手柄8包括中间横向连杆83、左侧竖杆81、右侧竖杆82,中间横向连杆83、左侧竖杆81、右侧竖杆82三者连为一体而呈H形,左侧竖杆81中空而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左侧盲孔810,右侧竖杆82中空而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右侧盲孔820,左侧盲孔810与第二操控杆62的上端段形成活动套插配合,右侧盲孔820与第三操控杆63的上端段形成活动套插配合;当第二操控杆62的上端段插在左侧竖杆的左侧盲孔810里面且第三操控杆63的上端段插在右侧盲孔820里面时,第二操控杆62和第三操控杆63在关联手柄8的关联作用下同步移动,且当第二操控杆62移动到其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三操控杆63也移动到其第一极限位置,当第二操控
杆62移动到其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三操控杆63也移动到其第二极限位置。
[0021]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在装载机使用过程中,液压油泵52启动,将液压油箱51里面的液压油抽到多路阀50的总进口,然后由多路阀50的其中部分出口向装载机驱动铲斗3的油路、驱动铲臂4的油路供油,最后液压油回流到液压油箱51,这个过程与普通装载机完全相同。
[0023]当装载机的铲斗处于倒料的角度进行卸料时,可以将第三操控杆63拨动到其第一极限位置,使手动阀53打开,液压马达75和液压油管763、液压油管764对应的一路液压油循环回路开通,液压油从多路阀50的其中一个出口流经液压油管763、手动阀53、液压水泵74的液压马达75,最后经液压油管764回流到液压油箱51,使液压水泵74启动,水箱71里面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装置,所述的装载机设有机体、驾驶室、铲斗和铲臂,机体设有用于为铲斗和铲臂转动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有液压油箱、液压油泵;驾驶室设有用于控制铲臂的第一操控杆、用于控制铲斗的第二操控杆,第二操控杆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操控杆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铲斗处于倒料的角度;当第二操控杆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铲斗处于装料的角度;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箱、喷淋水管、多个喷嘴,水箱通过喷淋水管连接到各个喷嘴,喷淋水管中还串接有液压水泵;各个喷嘴安装于铲斗上沿;液压水泵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到液压油泵和液压油箱并形成一条液压油循环回路,该液压油循环回路还设有电磁阀,该电磁阀配套设有第三操控杆;第三操控杆位于第二操控杆旁边;第三操控杆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三操控杆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源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