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大分子浓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错流过滤
,具体为一种生物大分子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错流过滤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病毒等的浓缩、洗滤(脱盐及缓冲液置换)以及分离,也可用于发酵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及细胞碎片的去除,获得干净、清亮的发酵液,彻底抛弃费时,费力的高速离心操作,简化处理过程。
[0003]现有的过滤技术液体流动方向与过滤方向一致的过滤模式,进料管处的液泵产生的压力让分离过滤过一定尺寸或截留大小的滤膜,传统的过滤技术容易在滤膜上堆积不溶物,影响滤膜的通过效率。而错流过滤技术是指液体流动方向与过滤方向相垂直的过滤形式,液体流动在过滤介质表面产生剪切力,减小不溶物在滤膜上的堆积,从而保证了稳定的过滤速度。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大分子浓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过滤技术液体流动方向与过滤方向一致的过滤模式,进料管处的液泵产生的压力让分离过滤过一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大分子浓缩装置,包括:底板(1)、液泵(2)和样品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左侧贴合有液泵(2),所述液泵(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远离液泵(2)的一端贴合有样品池(4),所述液泵(2)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的外壁右端贴合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7),所述第一夹板(7)的外壁右侧贴合有浓缩机构(8);所述浓缩机构(8)包括框架主体(801)、第三连接管(802)、第四连接管(803)、第五连接管(804)、第六连接管(805)、第一滤膜(806)、第二滤膜(807)、第三滤膜(808)和第四滤膜(809),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802),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803),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左侧位于第三连接管(80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804),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右位于侧第四连接管(8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管(805),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膜(806),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位于第一滤膜(80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滤膜(807),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位于第二滤膜(80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滤膜(808),所述框架主体(801)的内壁位于第三滤膜(808)上方固定连接有第四滤膜(8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大分子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建国,李小明,吴立群,马骋,吴思坪,陈莉,
申请(专利权)人:博迈德生物科技固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