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林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191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盛水槽,装置本体顶端的四个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袋、第二放置袋、第三放置袋和第四放置袋,装置本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志愿者LOGO,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通过设置装置本体、第一放置袋和第二放置袋,可以让青少年切身感受溺水过程,在溺水过程中懂得如何参与自救互救,使得青少年明确溺水的危害,提高青少年防溺水意识,通过设置第三放置袋和第四放置袋,第四放置袋中放置有声音播放设备,声音播放设备可以对防溺水知识进行讲解,方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便于志愿者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溺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暑期青少年溺水高发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预防溺水是当前政府、家庭、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夏季的天气过于炎热,青少年得不到良好的消暑办法,同时青少年对溺水知之甚少,抱有侥幸心理,溺水现象屡禁不止,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防溺水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防溺水教育指示装置不能让青少年切身感受溺水过程,青少年不懂得如何参与自救互救,不能明确溺水的危害,教育效果不够明显;(2)现有的防溺水指示装置不方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开展防溺水教育的志愿者难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不便于志愿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防溺水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防溺水教育指示装置不能让青少年切身感受溺水过程,青少年不懂得如何参与自救互救,不能明确溺水的危害,教育效果不够明显;(2)现有的防溺水指示装置不方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开展防溺水教育的志愿者难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不便于志愿者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盛水槽,所述装置本体顶端的四个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袋、第二放置袋、第三放置袋和第四放置袋,所述装置本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志愿者LOGO,所述盛水槽底端的四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出水阀,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包裹外置套和充气囊,所述包裹外置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充气囊,所述包裹外置套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磨底条,所述防磨底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磨棉,所述装置本体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与充气囊固定连通。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置袋的中部放置有救生绳和充气救生衣,所述第二放置袋的中部放置有两个充气救生球,所述第三放置袋的中部放置有人工充气设备,所述第四放置袋的中部放置有声音播放设备。救生绳长度为10米,救生绳、充气救生衣和充气救生球便于志愿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讲解,也便于青少年进行自救和互救。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置袋的顶端、第二放置袋的顶端、第三放置袋的顶端和第四放置袋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袋连接盖。放置袋连接盖便于关闭和打开第一放置袋、第二放置袋、第三放置袋和第四放置袋。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顶端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装置本体的直径为3.5米,所述装置本体的高度范围为60

80cm。把手便于青少年和开展防溺水教育的志愿者进行使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外置套的颜色为红色,所述装置本体背离志愿者LOGO一侧的中部设有“模拟池塘”字样。包裹外置套的颜色鲜艳,便于吸引人们的注意,提高开展防溺水教育志愿者的教育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磨棉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拒水条,所述拒水条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耐磨层,所述拒水条由PU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由PVC材料制成。拒水条可以有效的增加包裹外置套的防水性能,耐磨层增加包裹外置套的耐磨性能,延长包裹外置套的使用寿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磨底条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磨棉由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放置袋和第四放置袋均由防水材料制成。防磨底条便于增加包裹外置套的底端防磨性,有效的避免由于地面不平造成装置本体损坏的情况出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装置本体、第一放置袋和第二放置袋,可以让青少年切身感受溺水过程,在溺水过程中懂得如何参与自救互救,使得青少年明确溺水的危害,提高青少年防溺水意识;(2)通过设置第三放置袋和第四放置袋,第四放置袋中放置有声音播放设备,声音播放设备可以对防溺水知识进行讲解,方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便于志愿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充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充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包裹外置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装置本体;2、把手;3、第一放置袋;4、第二放置袋;5、第三放置袋;6、志愿者LOGO;7、第四放置袋;8、出水阀;9、放置袋连接盖;10、包裹外置套;11、充气囊;12、充气阀;13、防磨底条;14、防磨棉;15、拒水条;16、耐磨层;17、盛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盛水槽17,装置本体1顶端的四个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袋3、第二放置袋4、第三放置袋5和第四放置袋7,装置本体1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志愿者LOGO6,盛水槽17底端的四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出水阀8,装置本体1包括包裹外置套10和充气囊11,包裹外置套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充气囊11,包裹外置套10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磨底条13,防磨底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磨棉14,装置本体1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气阀12,充气阀12与充气囊11固定连通,充气阀12便于通过充气囊11便于将装置本体1进行充气,防磨底条13可以增加装置本体1的耐磨性,便于装置本体1使用。
[0019]优选的,第一放置袋3的中部放置有救生绳和充气救生衣,第二放置袋4的中部放置有两个充气救生球,第三放置袋5的中部放置有人工充气设备,第四放置袋7的中部放置有声音播放设备,救生绳长度为10米,救生绳、充气救生衣和充气救生球便于志愿者将理论
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讲解,也便于青少年进行自救和互救。
[0020]优选的,第一放置袋3的顶端、第二放置袋4的顶端、第三放置袋5的顶端和第四放置袋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袋连接盖9,放置袋连接盖9便于关闭和打开第一放置袋3、第二放置袋4、第三放置袋5和第四放置袋7。
[0021]优选的,装置本体1顶端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装置本体1的直径为3.5米,装置本体1的高度范围为60

80cm,把手2便于青少年和开展防溺水教育的志愿者进行使用,装置本体1未充气时可以进行收纳折叠,便于携带。
[0022]优选的,包裹外置套10的颜色为红色,装置本体1背离志愿者LOGO6一侧的中部设有“模拟池塘”字样,包裹外置套10的颜色鲜艳,便于吸引人们的注意,提高开展防溺水教育志愿者的教育效果。
[0023]优选的,防磨棉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拒水条15,拒水条1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盛水槽(17),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的四个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袋(3)、第二放置袋(4)、第三放置袋(5)和第四放置袋(7),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志愿者LOGO(6),所述盛水槽(17)的四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出水阀(8),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包裹外置套(10)和充气囊(11),所述包裹外置套(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充气囊(11),所述包裹外置套(10)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磨底条(13),所述防磨底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磨棉(14),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气阀(12),所述充气阀(12)与充气囊(11)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袋(3)的中部放置有救生绳和充气救生衣,所述第二放置袋(4)的中部放置有两个充气救生球,所述第三放置袋(5)的中部放置有人工充气设备,所述第四放置袋(7)的中部放置有声音播放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溺水的指示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光均梁俏伶沙远峰韦杏燕苏冰倩谢方仪张栩箐王春雁覃哲瑜梁晨肖玉焕薄嘉辰陈炳华黄雯莹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