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161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端设有驱动盒,驱动盒顶端设有电机,罐体内部设有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对称设有主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再由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并利用主搅拌叶和其四周交错分布的副搅拌叶配合来对各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配比,从而提高该装置对各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各原料配比更加均匀,实用性较高,通过水泵将清洗水从环形蓄水箱内抽出并由半环水管底端的喷淋头对罐体内喷出,实现对罐体内部的自动冲洗,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后内部便于清洗,进而便于下次使用,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短纤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短纤维一般指复合纤维,它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物理改性纤维,利用复合纤维制造技术可以获得兼有两种聚合物特性的双组分纤维。
[0003]目前,在复合短纤维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精确配比各种原材料,对其进行混合,但现有的复合短纤维混合配比装置的搅拌组件大都结构单一,在各原料加入装置内后不能对其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搅拌,混合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各原料之间配比不均匀,实用性不高,且现有的复合短纤维混合配比装置在混合配比后还不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洗,使用不方便,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解决现有的复合短纤维混合配比装置混合效率较低,导致各原料之间配比不均匀,以及不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洗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端设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顶端设有电机,所述罐体内部设有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对称设有主搅拌叶,所述第一转轴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对称设有副搅拌叶,所述罐体顶端设有环形蓄水箱,所述环形蓄水箱底端两侧均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贯穿至罐体内并连接有半环水管,所述半环水管底端设有喷淋头,所述罐体左右两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贯穿至驱动盒内并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位于驱动盒内的部分套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贯穿至驱动盒内并套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贯穿至罐体下方并连接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贯穿至罐体下方并连接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形蓄水箱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进水口,所述环形蓄水箱底端对称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罐体的顶端。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淋头等距分布于半环水管底端,所述主搅拌叶和副搅拌
叶呈交错分布且互不干扰。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设于驱动盒顶端的电机箱内,所述罐体正面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罐体底端对称固定有支撑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罐体,通过启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再由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并利用主搅拌叶和其四周交错分布的副搅拌叶配合来对各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配比,从而提高该装置对各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各原料配比更加均匀,实用性较高,通过水泵将清洗水从环形蓄水箱内抽出并由半环水管底端的喷淋头对罐体内喷出,实现对罐体内部的自动冲洗,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后内部便于清洗,进而便于下次使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罐体俯视剖视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环形蓄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罐体;2、驱动盒;3、电机;4、第一转轴;5、主搅拌叶;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副搅拌叶;9、环形蓄水箱;10、水泵;11、半环水管;12、喷淋头;13、进料口;14、排料口;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第一链条;18、第三链轮;19、第四链轮;20、第二链条;21、进水口;22、支撑杆;23、透明观察窗;24、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9]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1,罐体1顶端固定有驱动盒2,驱动盒2顶端的电机箱内设有电机3,罐体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通过电机3驱动旋转,第一转轴4上对称设有主搅拌叶5,第一转轴4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4前后两侧设有第三转轴7,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7均通过电机3驱动旋转,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7上均对称设有与主搅拌叶5交错分布且互不干扰的副搅拌叶8,通过启动电机3驱动第一转轴4转动,再由第一转轴4带动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7转动,并利用主搅拌叶5和其四周交错分布的副搅拌叶8配合来对各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配比,从而提高该装置对各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各原料配比更加均匀,罐体1顶端设有环形蓄水箱9,环形蓄水箱9内填充有清洗用水,环形蓄水箱9底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底端为输出端并贯穿至罐体1内并连接有半环水管11,半环水管11底端等距分布于有喷淋头12,通过水泵10将清洗水从环形蓄水箱9内抽出并由半环水管11底端的喷淋头12对罐体1内喷出,实现对罐体1内部的自动冲洗,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后内部便于清洗,罐体1左右两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加入原料的进料口13和用于排出混合料的排料口14。
[0020]第一转轴4的顶端通过轴承贯穿至驱动盒2内并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4
位于驱动盒2内的部分套接有第一链轮15,第二转轴6的顶端贯穿至驱动盒2内并套接有第二链轮16,第一链轮15和其两侧的第二链轮16上共同套接有第一链条17并通过第一链条17传动连接,通过电机3驱动第一转轴4和第一链轮15转动,第一链轮15再通过第一链条17带动第二链轮16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转轴16的转动。
[0021]第一转轴4的底端通过轴承贯穿至罐体1下方并连接有第三链轮18,第三转轴7的底端通过轴承贯穿至罐体1下方并连接有第四链轮19,第三链轮18和其两侧第四链轮19上共同套接有第二链条20并通过第二链条20传动连接,通过第一转轴4带动第三链轮18转动,第三链轮18再通过第二链条20带动第四链轮19转动,从而实现第三转轴7的转动。
[0022]环形蓄水箱9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加入清洗用水的进水口21,环形蓄水箱9底端和罐体1的顶端通过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22固定连接。
[0023]罐体1正面设有用于观察混合配比过程的透明观察窗23,罐体1底端对称固定有支撑腿24,通过支撑腿24为罐体1提供稳定支撑。
[0024]对各原料进行混合配比时,通过进料口13将各原料加入罐体1内,接着启动电机3驱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短纤维制备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端设有驱动盒(2),所述驱动盒(2)顶端设有电机(3),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通过电机(3)驱动旋转的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上对称设有主搅拌叶(5),所述第一转轴(4)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通过电机(3)驱动旋转的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7)上均对称设有副搅拌叶(8),所述罐体(1)顶端设有环形蓄水箱(9),所述环形蓄水箱(9)底端两侧均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出端贯穿至罐体(1)内并连接有半环水管(11),所述半环水管(11)底端设有喷淋头(12),所述罐体(1)左右两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13)和排料口(14),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端贯穿至驱动盒(2)内并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位于驱动盒(2)内的部分套接有第一链轮(15),所述第二转轴(6)的顶端贯穿至驱动盒(2)内并套接有第二链轮(16),所述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如新闵志斌阚修超耿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