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52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防划抗菌防霉纱线;所述防划抗菌防霉纱线包括由苎麻纤维纱和圣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的芯纱、交叉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代替化纤,更加环保,同时纤维自带的抗菌防霉性使牛津布具有永久性的抗菌防霉功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使牛津布具有耐磨防割防刺的性能,提高了耐用性和防盗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箱包。新型适用于箱包。新型适用于箱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

技术介绍

[0002]牛津布又称牛津纺,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面料,市场上主要有:套格、全弹、锦纶、提格等品种。起源于英国,以牛津大学命名的传统精梳棉织物,始于900年左右。牛津布一般由化纤织成,用于箱包等领域。现牛津布主要通过后整理获得抗菌防霉功能,久用后抗菌防霉功能可能会遗失,且采用化纤原料不够环保;另外,防盗箱包需要面料具有防割防刺性能,现有箱包牛津布主要通过增加面料层实现,导致面料厚重透气性差,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包括:基布层;
[0006]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防划抗菌防霉纱线;所述防划抗菌防霉纱线包括由苎麻纤维纱和圣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的芯纱、交叉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苎麻纤维纱的细度为75

125D;所述圣麻纤维纱的细度为75

125D;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的细度为50

100D。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表面附着有三防整理剂层。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表面附着有阻燃整理剂层。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表面设置有聚氨酯涂层。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之间设置有金属长丝;所述金属长丝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的数量为两层;在两层所述基布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抗菌防霉牛津布采用防划抗菌防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防划抗菌防霉纱线包括由苎麻纤维纱和圣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的芯纱、交叉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芯纱由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并捻合股而成,相较于化纤更加环保,同时具有自带的天然抗菌防霉的功能,且该功能不会随着时间消失,提升了牛津布的质感且使之具有永久性的抗菌防霉功能。外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具有优异的耐磨、防割防刺防划性能,大大提升了牛津布的耐
用性和防盗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防划抗菌防霉纱线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布层;2、三防整理剂层;3、阻燃整理剂层;4、聚氨酯涂层;5、防水层;11、苎麻纤维纱;12、圣麻纤维纱;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防划抗菌防霉纱线;
[0022]如图1所示,所述防划抗菌防霉纱线包括由苎麻纤维纱11和圣麻纤维纱12并捻合股而成的芯纱、交叉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两根交叉缠绕于芯纱外部,起到保护作用。
[0023]优选地,所述苎麻纤维纱11的细度为75

125D;所述圣麻纤维纱12的细度为75

125D;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的细度为50

100D。本实施例中,苎麻纤维纱11的细度为100D,圣麻纤维纱12的细度为10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的细度为75D。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基布层1表面附着有三防整理剂层2;所述芯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之间设置有金属长丝;所述金属长丝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
[0026]三防整理层2可提高牛津布的防水、防油、防污性,使之具有防水耐脏的功能,提高了牛津布的适用性。金属长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将牛津布产生的静电排泄掉,防止静电对面料和人体造成影响。
[0027]其中,三防整理层2由基布层1浸渍三防整理剂溶液制得。
[0028]实施例三:
[00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基布层1表面附着有阻燃整理剂层3;所述基布层1表面设置有聚氨酯涂层4。
[0030]阻燃整理剂层3使牛津布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聚氨酯涂层4能够提高面料的防水性、强度和阻燃性,同时也能够改善牛津布的手感。
[0031]阻燃整理剂层3由基布层1浸轧阻燃整理溶液制得。聚氨酯涂层4涂覆于基布层1一侧表面。
[0032]实施例四: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数量为两层;在两层所述基布层1之间设置有防水层5。将基布层1设置为两侧可提高面料的厚度和强度,使之具有更广的适用性。防水层5能够防止水分渗透面料。
[0034]优选地,防水层5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003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0036]最后,还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中的某些技术特征对于解决特定的技术问题可能并不是必需的,从而可以没有或者省略这些技术特征而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或者技术方案的形成;而且,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可以与其它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适当地相互组合、结合或者配合,除非该组合、结合或者配合明显不可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防划抗菌防霉纱线;所述防划抗菌防霉纱线包括由苎麻纤维纱(11)和圣麻纤维纱(12)并捻合股而成的芯纱、交叉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苎麻纤维纱(11)的细度为75

125D;所述圣麻纤维纱(12)的细度为75

125D;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3)的细度为50

100D。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傅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洛东盛兴纺织涂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