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82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由高强度聚酯纤维编织而成。基布层两侧分别设有亲肤层和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梯形孔,且所述梯形孔上涂覆有亲水助剂;第一防水层外表面依次设有高密度吸湿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为防水抗渗透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基布层的纤维表面设有防水涂层,具有很好的防水作用,双层防水层能够达到防水作用加倍的效果。当液体与最外层的第二防水层相接触时,其具有防水抗渗透效果,而后渗透的液体集中在高密度吸湿层外表面,随着时间与温度变化使得液体蒸发。本实用性具有结构简单、防水抗渗透、涂层不影响面料的透气透湿性等优点。影响面料的透气透湿性等优点。影响面料的透气透湿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


[0001]本技术涉及涂层布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

技术介绍

[0002]涂层布主要是指在布料的基础上采用特殊工艺涂布一层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使布料增加了特殊的功能。所以也称为功能性涂层面料,如以PVC糊刮涂于布基上制得人造革的刮涂法,将流延涂布于纸上的流延涂布法,将挤出平膜涂布于基材的挤出涂布法,将涂料均匀地刷在基材上的刷涂法。
[0003]涂料以液体或粉末形式在织物,纸张,金属箔或板等物体表面上涂盖塑料薄层,大多数涂层布虽能够具有防水效果,但会导致涂层布的透气效果差,导致涂层布的使用范围缩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是在内部纤维中进行涂层使用,并利用多层紧密结构达到防水抗渗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以满足使用要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包括基布层、亲肤层、第一防水层、高密度吸湿层和第二防水层。
[0007]基布层,由高强度聚酯纤维编织而成;
[0008]亲肤层,设置在基布层的一侧;所述亲肤层为PP纺粘无纺布;
[0009]第一防水层,设置在基布层远离亲肤层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梯形孔,且所述梯形孔上涂覆有亲水助剂;
[0010]高密度吸湿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层的外表面;
[0011]第二防水层,设置在高密度吸湿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为防水抗渗透层。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强度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300D

1500D。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强度聚酯纤维的纤维表面设有一层防水树脂膜。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PP纺粘无纺布为

感亲肤PP纺粘无纺布。
[00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密度吸湿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且所述经纱是以纯棉纱和纤维素纤维纱间隔交替设置而成;所述纬纱为苎麻纤维纱。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水抗渗透层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且所述防水抗渗透层外表面贴设有一层防水膜,所述防水膜是PU软性聚氨酯或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制成。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组成基布层的纤维表面设有防水涂层,具有很好的防水作用,双层防水层能够达到防水作用加倍的效果。当液体与最外层的第二防水层相接触时,其具有防水抗渗透效果,而后渗透的液体集中在高密度吸湿层外表面,随着时间与温度变化使得液体蒸发。本实用性具有结构简单、防水抗渗透、涂层不影响面料的透气透湿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截面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基布层;2

亲肤层;3

第一防水层;31

梯形孔;4

高密度吸湿层;5

第二防水层;6

防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2所示,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包括,基布层、亲肤层、第一防水层、高密度吸湿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基布层由高强度聚酯纤维编织而成;亲肤层,设置在基布层的一侧;所述亲肤层为PP纺粘无纺布;第一防水层,设置在基布层远离亲肤层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梯形孔,且所述梯形孔上涂覆有亲水助剂;高密度吸湿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层的外表面;第二防水层,设置在高密度吸湿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为防水抗渗透层。
[0027]具体的,所述高强度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300D

1500D,具有强度高、结构稳定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梯形孔,且所述梯形孔上涂覆有亲水助剂;梯形孔是利用模具热压成型所得,使得靠近使用者一侧的口径大于远离使用者一侧的,这样利用梯形孔上的亲水助剂尽可能的吸收使用者的汗液等,达到吸湿效果。而后利用梯形孔与高密度吸湿层的组合设计,使得汗液等向布料外表面散发。液体与最外层的第二防水层相接触时,其具有防水抗渗透效果,而后渗透的液体集中在高密度吸湿层外表面,随着时间与温度变化使得液体蒸发。因此,高密度吸湿层为高支高密设计。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密度吸湿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且所述经纱是以纯棉纱和纤维素纤维纱间隔交替设置而成;所述纬纱为苎麻纤维纱。所述高密度吸湿层的棉纱的纱支密度为40S,且高密度吸湿层的面料
密度为400根/平方英寸。
[0028]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聚酯纤维的纤维表面设有一层防水树脂膜,具体是将高强度聚酯纤维浸渍在防水树脂溶液中,使得纤维表面附着有一层防水树脂膜,进而起到防渗水、防水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防水树脂溶液包括以下组份:30份聚乙烯树脂、50份增塑剂、5份稳定剂、10份超细氧化铝、紫外线吸收剂、2份重钙。该配方的防水树脂膜具有抗渗水、防霉抑菌、环保等效果,延长了布料整体的使用寿命。
[0029]再进一步的,所述PP纺粘无纺布为

感亲肤PP纺粘无纺布,具体是由聚丙烯70份、聚氨酯弹性体30份、多孔硅藻土3份、海泡石粉9份、二氧化硅多孔陶瓷粉2.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纳米氧化锆2.5份、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2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5份混合后,经出、拉丝、铺网、热轧后,得到

感亲肤PP纺粘无纺布,进一步提高了布料整体的综合性能。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3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防水抗渗透层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可以进行防水防污,能够避免涂层操作带来的布料内侧出现霉变的问题,在保证进一步提升面料整体的防水效果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2]进一步的,为了对其防水效果进行叠加,所述防水抗渗透层外表面贴设有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由高强度聚酯纤维编织而成;亲肤层,设置在基布层的一侧;所述亲肤层为PP纺粘无纺布;第一防水层,设置在基布层远离亲肤层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梯形孔,且所述梯形孔上涂覆有亲水助剂;高密度吸湿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层的外表面;第二防水层,设置在高密度吸湿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为防水抗渗透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300D

1500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傅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洛东盛兴纺织涂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