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扭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44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式扭力扳手,涉及扭力扳手技术领域,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内部设有可调节间距的夹持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夹持机构上,调节机构与夹持爪配合连接控制夹持爪的间距。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夹持爪之间的间距,使得夹持爪能够与不同规格的螺栓配合,在松紧螺栓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且携带方便。且携带方便。且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扭力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扭力扳手
,尤其涉及可调式扭力扳手。

技术介绍

[0002]扭力扳手是常见的用于松紧螺栓的工具,常见的螺栓为六角螺栓,六角螺栓分为不同的规格,在松紧六角螺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扳手,而在日常工作中通常需要针对不同规格的六角螺栓进行紧固或松开操作,就需要准备不同规格的多种扳手,携带不便,且在寻找目标扳手的过程中耗费时间长,降低工作效率;而通常使用的活动扳手虽然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六角螺栓,活动扳手与六角螺栓的只有两个卡接面,在调整活动扳手的卡口大小时需要手动转动滚轮并施加作用力使得扳手的卡口处与六角螺栓贴紧,否则活动扳手与六角螺栓连接转动时容易打滑而损坏六角螺栓,使用活动扳手在松紧六角螺栓的过程中,受操作环境的限制难以做圆周转动,需要不断调整活动扳手与六角螺栓的卡接位置,调整不便,且容易造成手部酸痛,是的松紧六角螺栓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调式扭力扳手,解决六角螺栓规格较多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扳手进行松紧操作、携带扳手不便且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可调式扭力扳手,包括:
[0005]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内部设有可调节间距的夹持爪;
[0006]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夹持机构上,调节机构与夹持爪配合连接控制夹持爪的间距。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变向棘轮机构,所述可变向棘轮机构分别套设在夹持机构、调节机构的外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筒、手柄,夹持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夹持筒其中一端的开口端的侧壁内设有调节区,夹持筒靠近轴心的侧壁上间隔设有滑孔;所述手柄与可变向棘轮机构连接;所述夹持爪为L形,夹持爪的短边端滑动设置在滑孔内,夹持爪的短边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爪的长边端、夹持筒接触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设置六个,滑孔呈六边形设置在夹持筒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爪的短边端上设有L形的卡头,夹持爪的长边端的端头为圆球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调节柄;所述调节筒的内部设有圆锥形的调节孔,调节筒通过螺纹与夹持筒调节区远离轴心的内壁连接;所述调节柄与可变向棘轮机构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螺柱;所述调节柄上设有螺孔;所述限位螺柱通过螺纹与螺孔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4]1、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夹持爪、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夹持爪之间的间距,使得夹持爪能够与不同规格的螺栓配合,在松紧螺栓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且携带方便。
[0015]2、通过设置可变向棘轮机构,在夹持机构、夹持爪与螺栓稳定连接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的摆动空间内带动夹持机构、夹持爪转动,从而带动螺栓转动,避免螺栓的松紧操作受环境限制而降低工作效率;可变向棘轮机构与调节机构配合,能够快速带动调节机构转动,从而快速调整夹持爪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螺栓,提高工作效率。
[0016]3、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在使用调节机构调整夹持爪之间的间距后,便于固定调节机构的位置,在松紧螺栓的过程中避免调节机构转动而使得夹持爪松开螺栓影响螺栓的松紧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可调式扭力扳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可调式扭力扳手的夹持机构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可调式扭力扳手的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可调式扭力扳手的夹持机构与调节机构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夹持机构;101、手柄;102、夹持筒;103、调节区;104、夹持爪;105、弹簧;106、盲孔;2、调节机构;201、调节柄;202、调节筒;203、调节孔;3、限位螺柱;4、可变向棘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

4,本技术的可调式扭力扳手,包括:
[0024]夹持机构1,所述夹持机构1内部设有可调节间距的夹持爪104;
[0025]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设置在夹持机构1上,调节机构2与夹持爪104配合连接控制夹持爪104的间距。
[0026]在日常松紧六角螺栓的操作中,六角螺栓有不同的规格,通常需要准备多种规格的扳手或更换不同规格连接头进行松紧操作,或是使用活动扳手进行操作,使用多种规格的扳手或连接头进行松紧操作时,携带不便且更换不便,降低工作效率;使用活动扳手操作时,活动扳手与六角螺栓在松紧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卡接位置,效率低,操作不便;本技术设计的可调式扭力扳手,夹持机构1内的夹持爪104在调节机构2的调节下间距改变,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六角螺栓进行松紧操作,携带方便,无需更换扳手或连接头,提高工作效率。
[0027]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4,还包括可变向棘轮机构4,所述可变向棘轮机构4分别套设在夹持机构1、调节机构2的外部。
[0028]可变向棘轮机构4为常见的扭力扳手辅助机构,在扭力扳手与六角螺栓连接进行松紧操作时,在保持扳手与六角螺栓的连接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往复转动扳手的手柄101带动可变向棘轮机构4与扳手做圆周转动,操作效率较高;在本技术中,可变向棘轮机构4与调节机构2连接,能够快速带动调节机构2转动,从而使得调节机构2与夹持爪104配合时快速调节夹持爪104之间的间距与六角螺栓配合,可变向棘轮机构4与夹持机构1配合时
能够带动夹持机构1快速转动,提高松紧六角螺栓的效率,通过调整可变向棘轮机构4的操作方向,便于对六角螺栓进行松紧操作。
[0029]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2、4,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夹持筒102、手柄101,夹持筒10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夹持筒102其中一端的开口端的侧壁内设有调节区103,夹持筒102靠近轴心的侧壁上间隔设有滑孔;所述手柄101与可变向棘轮机构4连接;所述夹持爪104为L形,夹持爪104的短边端滑动设置在滑孔内,夹持爪104的短边端上套设有弹簧105;所述弹簧105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爪104的长边端、夹持筒102接触连接。
[0030]在调整夹持爪104之间的间距时,调节机构2朝向夹持筒102的调节区103的内部移动与调节区103内的的夹持爪104的长边端配合推动夹持爪104朝向夹持筒102的轴心移动,弹簧105压缩,从而缩小夹持爪104之间的间距,调节机构2远离调节区103移动时,弹簧105恢复推动夹持爪104远离夹持筒102的轴心移动,从而使得夹持爪104之间的间距增大,夹持爪104夹持六角螺栓后,转动手柄101,可变向棘轮机构4与棘齿配合,从而带动夹持筒102转动对六角螺栓进行松紧操作。
[0031]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述设置六个,滑孔呈六边形设置在夹持筒10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1),所述夹持机构(1)内部设有可调节间距的夹持爪(104);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设置在夹持机构(1)上,调节机构(2)与夹持爪(104)配合连接控制夹持爪(104)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变向棘轮机构(4),所述可变向棘轮机构(4)分别套设在夹持机构(1)、调节机构(2)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夹持筒(102)、手柄(101),夹持筒(10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夹持筒(102)其中一端的开口端的侧壁内设有调节区(103),夹持筒(102)靠近轴心的侧壁上间隔设有滑孔;所述手柄(101)与可变向棘轮机构(4)连接;所述夹持爪(104)为L形,夹持爪(104)的短边端滑动设置在滑孔内,夹持爪(104)的短边端上套设有弹簧(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波彭兴礼何云华张洪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尚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