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143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包括贴附件,贴附件设置有手术穿孔,手术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单元,导流单元包括导流组件,另一侧设置有喷头,喷头朝向所述手术穿孔。该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在手术穿孔的一侧设置喷头,推动碎小组织,提高冲洗返流水及碎小组织的流动性,结合导流单元不仅防止手术穿孔内冲洗返流水的随意流动,且提高了贴附件的导流效果和效率。且提高了贴附件的导流效果和效率。且提高了贴附件的导流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具有诸多优越性,被公认为在脊间孔镜领域的主导地位。术中需使用生理盐水通过内窥镜装置对术区进行持续冲洗,冲洗的水又从内窥镜装置中返流出来,看清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同时产生各种碎小的髓核组织、韧带组织、纤维环及碎骨片等从内窥镜装置中返流出来,现有的方式都是利用带有引流袋的薄膜贴合在人体的背部,冲洗返流水及碎小组织通过导水槽流入手术床旁地面的引流袋内。现有的导水槽需要与患者背部上的薄膜连通,当冲洗返流水从内窥镜装置流出来进入导流槽的时候,需要医生手动将导流槽摇晃和提起,冲洗返流水才能顺利流入引流袋;且水流易在塑料膜上随意流动,影响主治医生的操作。
[0003]CN21523147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导流装置,包括塑料膜、弧形气囊、侧边气囊和支撑杆,塑料膜一端设有导流袋,另一端设有手术穿孔;支撑杆呈弧形,支撑杆两端与手术台连接,导流袋上部开口外沿与支撑杆连接,侧边气囊设在塑料膜两侧,且侧边气囊一端与导流袋连接,弧形气囊位于手术穿孔外,弧形气囊下部与塑料膜连接,且弧形气囊的开口方向朝向导流袋。该导流装置通过使用塑料膜盖在无菌单上,并通过不干胶层粘在患者创口外,手术冲洗时在弧形气囊和侧边气囊的引导下流到导流袋内,并通过导流袋引流到水桶中,从而避免清洗水乱流而影响主治医生的操作。
[0004]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
[0005]气囊通过往密闭嘴充气实现鼓起的效果,气囊不密封或密闭嘴老化存在充盈不充分的问题,导流效果不佳;碎小组织流动性差,未及时清除易影响冲洗液的顺利导流,仍需要医者手动摇晃和提起导流槽进行导流。
[0006]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通过在手术穿孔的一侧设置喷头,推动碎小组织,提高冲洗液及碎小组织的流动性,贴附件的导流效果更佳。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包括贴附件,所述贴附件设置有手术穿孔,所述手术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导流组件,另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手术穿孔。
[0009]为了避免喷头喷射的覆盖面积不充分导致贴附件的导流效果欠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贴附件设置至少两个喷头。
[0010]为了优化贴附件的导流结构,提高导流效果和贴附件的操作空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喷头、手术穿孔和导流单元沿所述贴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0011]为了保证喷头喷射的覆盖面积匀称及导流流速和流量的稳定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喷头沿所述贴附件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2]为了稳固喷头,提高更换或使用喷头的灵活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贴附件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喷头与所述定位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3]为了分别控制喷头及其喷气流量和流速,适应不同的环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喷头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输气支管,所述输气支管与所述喷头外的气源连通。
[0014]为了优化导流组件的结构及实现导流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斗和导流挡边,所述导流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导流挡边由所述导流斗的进液口两侧沿所述贴附件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手术穿孔的周边。
[0015]为了便于医者的站位,提高手术的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手术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分叉式的两个导流单元,两个所述导流单元之间设置有分叉挡边。
[0016]为了进一步优化导流单元的结构,防止冲洗返流水随意流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叉挡边之间夹设有导向边,所述导向边为弧形,所述导向边的凸起与所述导流单元的导流方向相向,所述分叉挡边的开口沿所述导流单元的导流方向逐渐增大。
[0017]为了防止手术仪器的管道凌乱影响冲洗返流水的导流效果,且影响手术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贴附件还设置有管道固定件。
[0018]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9]该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在手术穿孔的一侧设置喷头,推动碎小组织,提高冲洗返流水及碎小组织的流动性,结合导流单元不仅防止手术穿孔内冲洗返流水的随意流动,且提高了贴附件的导流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贴附件;2、喷头;3、导流单元;10、手术穿孔;11、定位件;12、管道固定件;20、输气支管;30、导流斗;31、导流挡边;32、分叉挡边;33、导向边;300、导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贴附件
[0029]贴附件的材质为透明的塑料薄膜;沿贴附件的长度方向包括侧边部和夹设于侧边部的中间部,贴附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稳;
[0030]管道固定件设置于贴附件的侧边部,为了降低占据空间及以免阻碍医者的站位,
管道固定件设置于侧边部的内表面或侧边。
[0031]手术穿孔
[0032]手术穿孔的内表面设置有不干胶层,通过不干胶层与患者的背身粘贴,实现手术穿孔的定位。
[0033]定位件
[0034]定位件与喷头一一对应,定位件之间相连形成导流挡边,进一步防止冲洗返流水在贴附件上随意流动。
[0035]喷头
[0036]喷头的个数可以是单数也可以双数,并沿贴附件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喷头喷射的覆盖面积为扇形。
[0037]导流斗
[0038]导流斗的进液口边缘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用于保持导流斗进液口的张开状态。
[0039]导流挡边
[0040]导流挡边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橡胶条和气囊。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所示,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包括贴附件1,贴附件1设置有手术穿孔10,手术穿孔10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单元3,导流单元3包括导流组件300,另一侧设置有喷头2,喷头2朝向手术穿孔10,喷头2、手术穿孔10和导流单元3沿贴附件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导流组件300包括导流斗30和导流挡边31,导流斗30的进液口边缘设置有支撑件,导流斗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包括贴附件(1),所述贴附件(1)设置有手术穿孔(10),所述手术穿孔(10)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单元(3),所述导流单元(3)包括导流组件(300),其特征在于,另一侧设置有喷头(2),所述喷头(2)朝向所述手术穿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件(1)设置至少两个喷头(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手术穿孔(10)和导流单元(3)沿所述贴附件(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沿所述贴附件(1)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件(1)设置有定位件(11),所述喷头(2)与所述定位件(11)可拆卸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间孔镜手术用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输气支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华陈昌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