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副车架及包括其的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包括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整车对碰撞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从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的传力路径分析,副车架都是底盘结构件中最重要的一环。
[0003]对于前副车架,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各部分需实现如下功能:
[0004]一、副车架前部需要抗弯能力强,偏置碰时不易弯折,能够将碰撞力向另一侧纵梁传递。
[0005]二、副车架中部需要诱导折弯,吸能降速。
[0006]三、副车架后部为主要安装点所在区域,不易变形。某些车型中塔连接点碰撞中需脱离。
[0007]由于副车架是参与整车碰撞的组成部件,提供重要的传力路径,其结构对碰撞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其接口结构。在所有接口中,纵梁和后横梁的接口结构对碰撞性能影响最大。
[0008]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纵梁和后横梁的搭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09]如图1和图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副车架包括纵梁上片、纵梁下片、后横梁上片和后横梁下片,所述纵梁上片和所述纵梁下片上下拼接形成纵梁,所述后横梁上片和所述后横梁下片上下拼接形成后横梁,所述纵梁上片和所述纵梁下片的后端设置有翻边结构;在所述后横梁上片和所述后横梁下片与所述纵梁匹配的区域开槽,并在所述开槽处增加焊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所述后横梁搭接处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纵梁和所述后横梁搭接处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均为腰型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纵梁和所述后横梁搭接处的上端面的第一槽的宽度为4mm至6mm,采用塞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振伟,杨丽丽,顾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