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110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用药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0.01~5.0g、聚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兽用药品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酸溴己新是一种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呼吸道堵塞病治疗的化学药物,外观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极微溶解,熔点约为239℃,该温度下药物也开始分解。该药主要作用于支气管腺体,通过三个方面来起到化痰作用。第一是药物进入机体后能促使管腔粘膜分泌细胞中的溶酶体释出,使痰中粘多糖纤维分化裂解,痰液由粘稠态逐渐变为稀薄状态而易于咳出。第二是该药对粘液腺以及杯状细胞中的酸性糖蛋白有抑制合成的作用,使之转化为粘性较低的小分子糖蛋白,最终使痰液的粘性降低,流动性增强,易于排出体外。第三是该药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得到稀释而易咳出。另外,该药还可以促进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纤毛运动,促使痰液的移动和排出,从而改善肺的功能和防御能力。痰液排出后因堵塞而造成的呼吸困难症状就会很快缓解,利用疾病的康复。
[0003]呼吸道病是畜禽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原因多样,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管理不善带来的应激反应,滥用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饲料饮水不合格引发的中毒等。无论是哪种原因引发,发病动物只要表现痰多,长期咳嗽,气喘,呼吸不畅,气管堵塞等症状,最终就会造成机体缺氧。缺氧严重时,全身器官和组织细胞有氧代谢发生障碍,病畜禽表现出畏寒怕冷,采食量下降,机体衰竭,免疫力出现低下,容易继发感染等。这些症状都与气管因痰液堵塞致使气流不畅有关,通过药物治疗痰液顺利排出后,症状就能快速缓解,机体也会逐渐进入康复期。
[0004]目前用于呼吸道祛痰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大多为人用药,批准用于兽医临床的并不多,盐酸溴已新就是其中一种,但该药目前只有一个1%的可溶性粉剂上市批准文号,大大限制了其在动物疾病诊疗上的推广,而可溶性粉剂饮水用药时药物有个吸收和运输分布过程,一则效果较慢,二则药物进入体内后不全在呼吸系统发挥作用,使得其生物利用度不高,同时,对于严重发病的动物,饮水量出现下降时更是无法满足用药需求。另外,盐酸溴己新本身水溶性较差,即便是可溶性粉剂,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浓配集中饮水时,也会出现无法完全溶解的状况。对于使用加药器脉冲式给药的大型养殖场,现有技术制备的可溶性粉剂根本无法满足高浓度均匀溶解需求,大大限制了该品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酸溴己新药物的微球制剂,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该制剂的药物粒径处于微米级别,可进行雾化吸入给药,雾化后药物在空气中均匀悬浮,吸入后能长久粘附在呼吸道粘膜表面,药物随载体的逐渐溶解而释放,起到长效祛痰的功效。同时,雾化吸入式的给药方式使得药物直
达靶器官气管和肺,使其又具备了速效特征,总体使得本专利技术具备了即速效、又长效的特点,显著提升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该微球制剂也能满足饮水给药需求,混入水中后药物能在8h内持续保持均匀悬浮,不沉淀,不聚集,确保了用药的均匀性。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0.01~5.0g、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0.0~30.0g、聚乙二醇20000 5.0~15.0g、聚乙二醇8000 10.0~20.0g、泊洛沙姆188 1.0~5.0g、黄原胶0.5~1.5g、田菁胶0.1~3.0g、余量为果糖。
[0008]优选的,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1.0~4.0g、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5.0~25.0g、聚乙二醇20000 6.0~14.0g、聚乙二醇8000 11.0~19.0g、泊洛沙姆1882.0~4.0g、黄原胶0.8~1.2g、田菁胶0.5~2.5g、余量为果糖。
[0009]进一步优选地,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2.5g、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0.0g、聚乙二醇20000 10.0g、聚乙二醇8000 15.0g、泊洛沙姆188 3.0g、黄原胶1.0g、田菁胶1.5g、果糖47.0g。
[0010]所述的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取无水乙醇加热至65~70℃,加入盐酸溴己新混合,得盐酸溴己新乙醇溶液,所述无水乙醇加入量为盐酸溴己新重量的4

6倍;本步骤将盐酸溴己新溶解在热乙醇中,形成热乙醇溶液。但是温度不能超过或接近乙醇的沸点78℃,控制在65~70℃即可。无水乙醇用量为药物重量的4~6倍即可,过少溶解效果不好,流动性也差,过多则浪费,同时延长步骤2)的挥干时间。
[0012]2)将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00和聚乙二醇8000混合,并加热至65~70℃,体系由固态转变为粘稠半固态或液态,依次加入步骤1)的盐酸溴己新乙醇溶液、泊洛沙姆188混合,之后将体系升温至78~85℃,直至体系中乙醇完全挥发,得混合体系A;
[0013]3)将混合体系A先超声脱气,再在减压条件下循环研磨,边研磨边加入黄原胶和田菁胶的水溶液,同时对体系进行冷却,直至体系转变为粘稠、浑浊、均一的体系,得混合体系B;水溶液中,水的重量为黄原胶和田菁胶总重量的30

50倍;
[0014]本步骤中,混合体系A在78~85℃之间时为液体状态,故而可以在胶体磨中进行循环研磨,但是该体系是粘稠的液体,其中含有较多泡沫,故而先超声脱气,在减压条件下气泡更充分破裂,这样制得的产品更均匀。黄原胶和田菁胶同样使用液体水溶液,是为了达到液体混合液体更加均匀分散的目的。
[0015]黄原胶和田菁胶的水用量为二者总重量的30

50倍,浓度过高则粘度太大,浓度过低则不利于真空干燥。本工艺制备过程需要在液体环境中形成微球,冷却的过程是药物在液体体系中析出固化,并成为球体的过程。
[0016]4)将混合体系B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得类白色或淡黄色的固体粉末,加入余量的果糖,混合即得,低温干燥的温度为4℃。
[0017]优选的,步骤3)中,超声脱气时,超声比采用28KHz频率;循环研磨采用胶体磨研磨。
[0018]本专利技术产品在应用时,可以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将本品混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置于雾化机中,对全舍进行喷雾,药物经鼻孔吸入,可粘附在鼻腔、喉头、气管、支气管等粘膜表面,通过载体的缓慢溶解而逐渐释放药物,对呼吸道粘膜产生持续性作用,药效更持久。
与现有技术制备的盐酸溴己新可溶性粉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起到即速效,又长效的作用,可显著改善病畜禽的呼吸道症状,且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可通过饮水方式用药,以浓配方式混入水中后能保持8h内持续均匀悬浮而不沉淀(如图4所示),不对水线造成堵塞,适用于通过加药器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其特征在于,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0.01~5.0g、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0.0~30.0g、聚乙二醇20000 5.0~15.0g、聚乙二醇8000 10.0~20.0g、泊洛沙姆188 1.0~5.0g、黄原胶0.5~1.5g、田菁胶0.1~3.0g、余量为果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其特征在于,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1.0~4.0g、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5.0~25.0g、聚乙二醇20000 6.0~14.0g、聚乙二醇8000 11.0~19.0g、泊洛沙姆188 2.0~4.0g、黄原胶0.8~1.2g、田菁胶0.5~2.5g、余量为果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酸溴己新固体微球,其特征在于,每100g该微球的重量组成为:盐酸溴己新2.5g、聚α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0.0g、聚乙二醇20000 10.0g、聚乙二醇8000 15.0g、泊洛沙姆188 3.0g、黄原胶1.0g、田菁胶1.5g、果糖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星星李琰石岩郑玉丽刘娜张元培秦思远黄飞翔刘海强王志彬周应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