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15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0
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属于兽药制剂技术领域,每100g该制剂的重量制成:爱生蓝1.0~5.0g、田菁胶1.0~10.0g、聚乙烯吡咯烷酮K90 1.0~15.0g、氯化钙0.1~2.0g、海藻酸丙二醇酯1.0~6.0g、三乙酸甘油酯1.0~20.0g、硬脂酸铝0.1~2.0g、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剂临床主要和益生菌液配合使用,能防止后者对饮水管道线路造成堵塞,避免清理管道带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还能确保益生菌液的均匀饮水给药,提升了生物利用度。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生产转化,市场前景良好。市场前景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兽医临床常用的饲料添加剂之一,归属于微生态领域,该类制剂产品以益生菌、 益生元等为主要成分,临床主要用于防控畜禽疾病、促生长、减少养殖污染、提升动物生产 性能等方面。目前该品类的产品有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两种,液体制剂里面所含的菌种以不 能形成芽孢的菌株为主,如植物乳杆菌、乳酸肠球菌、粪肠球菌等。固体制剂由于体系中缺 乏水分,益生菌通常以抗逆性很强的芽孢体形式存在,种类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等为主。在使用方法上,该类产品都是口服使用,可拌入饲料中,也可加入饮 水中,但是饮水使用要比拌料使用更具优势。一方面饮水使用时,益生菌处在液体环境中, 且稀释后空间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利于菌体的复苏、扩增和代谢,使用效果比拌料使用更佳。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模式的加快,养殖场使用全价料饲喂已经成为一种 趋势,要想拌料使用需将成品饲料进行二次混合,费时费力,而且对于颗粒性全价料来讲, 混合的过程对饲料颗粒大小和性状还会造成破坏,进而影响生产。诸多原因使得该产品通过 拌料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小,选择饮水使用的养殖场越来越多。
[0003]益生菌类产品在饮水使用时存在堵塞饮水管道线路的问题,尤其是饲养小型动物的养殖 场,如鸡、鸭、鸽子等,这些水线管路较细,益生菌液很容易堵塞饮水乳头。有些猪场水压 不足时也能形成堵塞。堵塞原因主要为其中的益生菌体在水中发生沉降,聚集在管底,通过 水的流动移行至饮水乳头处而造成堵塞。堵塞后的水线因水流不畅,可引发动物出现断水, 炎热夏季若断水时间过长动物很容易中暑而死亡,即使是短时间的断水,动物也会发生断水 应激而影响生产性能。现有技术面对此问题也没有高效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待使用完该类产 品后,需及时用带毛刷的钢线通入管道中进行机械性清刷,再用高压水枪冲洗,但由于水线 管道较细,长度较长,且中间又有多处拐角和弯折,造成清理一次非常费时费力,直接限制 了益生菌类产品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导致该类产品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益生菌类产品在临床使用时遇到的堵水线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 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该制剂以低浓度的剂量先用益生菌液加入饮水中,搅拌溶解, 混合均匀后可使益生菌液中的菌体成分长时间悬浮,不沉底,不粘壁,顺利通过饮水乳头, 解决了益生菌类产品饮水使用时堵塞水线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本身使用安全,不堵塞水线, 不会对水质和益生菌产品效果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该用于防止益生菌液 堵塞水线制剂的制备方法。该产品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生产转化,市场前景广阔。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 剂,每100g该制剂的重量组成为:爱生蓝1.0~5.0g、田菁胶1.0~10.0g、聚乙烯吡咯烷酮 K90 1.0~15.0g、氯化钙0.1~2.0g、海藻酸丙二醇酯1.0~6.0g、三乙酸甘油酯1.0~20.0g、 硬脂酸铝0.1~2.0g、余量为去离子水。
[0006]优选地,每100g该制剂的重量组成为:爱生蓝1.5~4.5g、田菁胶2.0~9.0g、聚乙烯吡 咯烷酮K90 2.0~14.0g、氯化钙0.5~1.5g、海藻酸丙二醇酯1.5~5.5g、三乙酸甘油酯2.0~ 19.0g、硬脂酸铝0.3~1.8g、余量为去离子水。
[0007]进一步优选地,爱生蓝3.0g、田菁胶5.5g、聚乙烯吡咯烷酮K90 8.0g、氯化钙1.0g、海 藻酸丙二醇酯3.5g、三乙酸甘油酯10.0g、硬脂酸铝1.0g、去离子水68.0g。
[0008]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爱生蓝、田菁胶、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和氯化钙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得到 混合液A;
[0010]2)将硬脂酸铝加入到三乙酸甘油酯中混合,加热至85~95℃,体系由浑浊转变为澄清, 冷却至室温后又变为浑浊状态,得到混合液B;
[0011]3)将海藻酸丙二醇酯加入到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用胶体磨进行循环式高速研磨和 分散,同时边研磨边加入混合液A,直至体系转变为均一的粘稠液体,分装即可。
[0012]本专利技术组方合理,可有效防止益生菌液产品临床饮水使用时出现水线堵塞问题,同时使 用安全,不会对水质和益生菌产品效果产生影响,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生产转化。和现有 技术机械式冲刷相比,使用方法简便,显著节省人力和物力,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0013]本专利技术组方中,各组分在其中起到的效果为:
[0014]1)选用的爱生蓝、田菁胶为其中成分,是因为二者形成的细微胶粒与水密度相近,同时 对益生菌有一定吸附作用,这些特征使得益生菌体能长期悬浮在水中而不沉淀,防止对水线 乳头造成堵塞;
[0015]2)选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90作为其中成分,是因为其具有较长的分子链,溶解后可显 著减缓悬浮物下沉,同时其水溶液粘度较高,对本专利技术的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效果具有辅 助作用;
[0016]3)采用氯化钙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分,是因为其能有效帮助爱生蓝、田菁胶、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溶解时发生的“液面聚团”现象,同时其本身溶解时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加速爱生蓝、 田菁胶、聚乙烯吡咯烷酮K90的溶解,提升生产效率。另外,实验表明,氯化钙对体系稳定 性的维持作用也较大;
[0017]4)采用三乙酸甘油酯和硬脂酸铝为本专利技术成分,是因为二者配合能形成质量较好的适用 于本专利技术的胶体,有利于产品本身稳定性的维持以及饮水使用时增强益生菌在水溶液中的悬 浮性;
[0018]5)采用海藻酸丙二醇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分,是因为在胶体磨的研磨分散作用下,其能将 本专利技术步骤的混合液A和混合液B更好地乳化在一起,形成稳定的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0019]除了组方优势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操作性强,对生产设备和车间要求不高,大部分企 业都能转化生产,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前景更加广阔。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组方和工艺的改进,达到的技术效果为:
[0021]1)使用方便:临床使用时只需要按照0.01~0.5%的质量浓度加入饮水中,溶解均匀后再 加入益生菌液即可,能有效避免水线的堵塞,和现有技术机械式清刷的方法相比,省时省力;
[0022]2)使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益生菌体的沉淀和粘壁,促进菌体长时间悬浮在水溶液中, 顺利通过饮水乳头而流出,解决了益生菌类产品临床饮水使用时堵塞水线的问题;
[0023]3)制备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的制剂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生产转化,市场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 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g该制剂的重量组成为:爱生蓝1.0~5.0g、田菁胶1.0~10.0g、聚乙烯吡咯烷酮K90 1.0~15.0g、氯化钙0.1~2.0g、海藻酸丙二醇酯1.0~6.0g、三乙酸甘油酯1.0~20.0g、硬脂酸铝0.1~2.0g、余量为去离子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g该制剂的重量组成为:爱生蓝1.5~4.5g、田菁胶2.0~9.0g、聚乙烯吡咯烷酮K90 2.0~14.0g、氯化钙0.5~1.5g、海藻酸丙二醇酯1.5~5.5g、三乙酸甘油酯2.0~19.0g、硬脂酸铝0.3~1.8g、余量为去离子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益生菌液堵塞水线的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锋秦鸽鸽刘苗苗段孝谋黄涛王伟杰吴斌王秀娟程方方赵珂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