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中地区草莓脱毒种源快速构建与扩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滇中地区草莓脱毒种源快速构建与扩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莓(Fragaria x ananassa Duch.),又名凤梨草莓,属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草莓种苗以营养繁殖为主;多年常规营养繁殖后植株感病退化严重,草莓品种特性和生产潜能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严重制约草莓产业的发展,脱毒健康种苗的构建与推广应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0003]云南草莓种苗生产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低纬高原的地里位置决定了春天来得早,冬天来得晚,冬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种苗产量(生长期长)和质量高;与中高纬度地区相比较短的夏季日照时长和温凉的气候特别有利于草莓花芽分化,自然条件下云南草莓种苗花芽分化早,开花结果也早;选择不同海拔进行育苗,配套相应的肥水管控措施,云南可实现从6至10月连续批量供苗;云南夏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中地区草莓脱毒种源快速构建与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在冬季鲜果生产大棚内,根据植株挂果表现和植株的长势,在1月份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的草莓植株打除花序和多余老叶,标记备用;S2,在3
‑
4月,白天通过闷棚积累太阳热能,控制大棚内温度在36
‑
40摄氏度,催生草莓植株的匍匐茎至5
‑
8条,使得部分匍匐茎分叉产生2个以上茎尖;S3,采集步骤S2中繁殖的匍匐茎茎尖作为外植体在超净工作台内消毒,在体视显微镜下剥取消毒后的外植体生长点,放入起始培养基内暗培养7天,温度25℃;起始培养基为MS+GA 0.5 mg/L +蔗糖30000 mg/L+琼脂6000 mg/L,pH为5.8~6.0;S4,将暗培养7天后的外植体,转移至一次成苗培养基上培养40
‑
45d,得生根苗;一次成苗培养基为MS+IBA 0.2~0.3mg/L +蔗糖30000 mg/L+琼脂6000 mg/L,pH为5.8~6.0;S5,取生根苗进行检测,无毒植株进行原种苗炼苗:6月中旬,将无毒的生根幼苗移植至128孔穴盘内,穴盘内填充草炭和珍珠岩按体积8:2混合的栽培基质,浇足定根水后养护于塑料大棚内;在生根幼苗上覆盖一层透明无色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四周压在穴盘底部,使生根幼苗处于封闭的环境下保持湿度;在穴盘上方搭拱棚,拱棚上覆盖2层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定植后第3
‑
4天,生根幼苗新生根系已进入栽培基质30~50 mm时揭开所述塑料薄膜,3天后揭开拱棚上第一层遮阳网,再过3天后揭开拱棚上第二层遮阳网;从定植至揭开薄膜期间不浇水,之后适时浇水保持穴盘内栽培基质含水量为45~50%质量分数;定植后第10天和第20天,用繁殖专用肥水配方给幼苗施肥,肥水EC值为1.5 S cm
‑1,每株浇8~10毫升,定植后第40
‑
45天,穴盘孔内的栽培基质外壁布满新生根,即获得脱毒原种草莓穴盘苗;壮苗专用肥水配方各元素质量比为N :P :K :Ca: Mg: Fe :Mn :Cu :Zn :B :Mo = 100 :50 :130 :80 :24 :2.5 :0.5 :0.02 :0.05 :0.5 :0.01,其中硝态氮(NO3‑
)和铵态氮(NH
4+
)的分子数量比例为90:10;S6,第一轮扩繁:7月下旬,将上述脱毒原种草莓穴盘苗定植于大棚内高架基质槽内,相邻两个草莓栽培槽间距1.1~1.2米;草莓栽培槽槽口距地面1000
‑
1200 mm;草莓栽培槽内填充栽培基质,所述栽培基质由草炭和珍珠岩或椰糠和珍珠岩按体积比7:3混合而成;通过滴灌向植株供给营养液,定植后至10月中旬采用繁殖专用肥水配方,10月下旬至子苗采收前采用上述壮苗专用肥水配方,营养液的EC值控制在0.8
‑
1.1 S cm
‑1,PH值控制在5.6
‑
6.0,供给量为200
‑
300毫升/株
•
天,阴雨天营养液的供给量减半或暂停;与上述壮苗专用肥水配方相比,繁殖专用肥水配方降低了磷肥和钾肥的比例,各元素重量比为N :P :K :Ca: Mg: Fe :Mn :Cu :Zn :B :Mo = 100 :25 :110 :80 :24 :2.5 :0.5 :0.02 :0.05 :0.5 :0.01,其中硝态氮(NO3‑
)和铵态氮(NH
4+
)的分子数量比例为85:15;正常养护至11月底,一次性剪下匍匐茎上的子苗扦插,扦插后45
‑
50天成苗,每母株可繁殖并获得扦插苗57
‑
70株;扦插具体步骤如下:a修剪,剪断匍匐茎采收子苗,使子苗其至少带6根气生根,打除老叶仅保留1
‑
2片叶,所剪取的每株子苗基部保留一根50~70 mm长的匍匐茎;把子苗按重量分大、中、小三类,分类扦插便于管理;b扦插,将修剪后的子苗插入装有栽培基质的穴盘内,每穴扦插1株,扦插深度以气生根刚好没入栽培基质为准,且将保留的匍匐茎插入穴盘内的栽培基质起固定作用;穴盘内的栽培基质与步骤S5中所述的栽培基质相同,扦插前将栽培基质浇透水一次;
c植株管理,将插有子苗的穴盘置于平整的大棚内地面上或苗床上,并在子苗上覆盖一层透明无色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四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继伟,杨春梅,吴丽芳,单芹丽,余蓉培,卢珍红,方洪兵,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卓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