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93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属于管道气密性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安装套、密封单元一以及密封单元二,外安装套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设置有内支撑圈,内支撑圈与外安装套之间同轴布置,外安装套内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气流的感应单元,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分别对排气管的两管口进行封堵且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能够自适应排气管内的压强变化而增大自身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始终大于排气管内压强对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的压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气密性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1520278378.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漏气检测装置,其通过在进气管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排气口处设置密封装置密封,再通过压缩气管向进气管或排气管内注入压缩空气,压缩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一端时间静置后,读取压力表数值即可判断漏气情况,申请号为201320788375.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通过采用旋转气流给排气管内部进行加压,达到对排气管内部进行均匀受力加压的效果,实现漏气测试,这两篇专利文献的根本原理都是利用向排气管内注入压缩空气,通过读取预设时间后的压力表数值,判断排气管漏气情况,而且都是通过一个密封零部件对排气管的管口进行封堵,然而在随着不断向排气管内注入压缩空气的同时,排气管内的压强不断增大,不断增大的压强对密封零部件的压力不断增大,密封零部件受压力作用有一个从排气管内拔出的运动趋势,该运动趋势随着排气管内部压强增大而递增,很容易在漏气测试过程中受排气管内递增的压强抵推而从排气管管口处拔出,另外,静置预设时间也增大了排气管漏气测试的时间,测试效率较低,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包括外安装套、密封单元一以及密封单元二,外安装套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设置有内支撑圈,内支撑圈与外安装套之间同轴布置,外安装套内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气流的感应单元,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分别对排气管的两管口进行封堵且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能够自适应排气管内的压强变化而增大自身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始终大于排气管内压强对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的压力。
[0006]进一步的,感应单元包括沿外安装套轴向阵列设置在外安装套内的多组内扇圈。
[0007]进一步的,内扇圈包括同轴转动设置在外安装套内的套圈,套圈的内壁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多组扇叶。
[0008]进一步的,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均包括密封塞,密封塞包括内塞体与外压体。
[0009]进一步的,内塞体的外圆面设置有呈环槽形状的连接腔,内塞体的端面设置有与连接腔连通的气孔;
[0010]连接腔的槽口处延伸有连接环,外压体为环形形状,外压体与连接环同轴固定连接,外压体与内塞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安装间隙,安装间隙与排气管构成过盈配合,外压体的内部设置有压腔,外压体的外圆面设置有用于压腔与连接腔相互连通的避让口。
[0011]进一步的,密封单元一的内塞体的端面还开设有贯通的注孔,注孔背离气孔的孔
口处设置有接头,接头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管。
[0012]进一步的,S2*f大于S1,S1指的是内塞体的端面面积,S2指的是外压体与排气管外壁的接触面积,f指的是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和排气管之间的摩擦系数。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方案的排气管漏气测试过程中,若排气管存在漏气情况,则漏出的压缩空气吹动对应的内扇圈,使其旋转,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内扇圈是否旋转判断排气管的漏气情况,无需等待预设时间,进而大大加快了排气管的漏气测试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被气流吹动旋转的内扇圈所在位置判断出排气管的漏气部分位于哪个部位,使工作人员快速得出排气管的漏气情况以及漏气所在位置处。
[0015]本方案中,将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塞入排气管的管口后向排气管内注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伴随着排气管内的压强不断递增,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也在自适应递增,并且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始终大于排气管内压强对密封单元一或密封单元二的压力,故而能够保证排气管的漏气测试过程中,密封单元一与密封单元二不会从排气管的管口处拔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外安装套、内支撑圈以及内扇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排气管、密封单元一以及密封单元二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密封单元一以及密封单元二的剖视图。
[0020]附图中的标号为:
[0021]1、外安装套;2、内支撑圈;3、连接架;4、内扇圈;5、密封单元一;6、密封单元二;7、连接管;8、连接腔;9、压腔;10、气孔;11、注孔;12、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包括外安装套1,外安装套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3设置有内支撑圈2,内支撑圈2与外安装套1之间同轴布置,外安装套1内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气流的感应单元,具体的,感应单元包括沿外安装套1轴向阵列设置在外安装套1内的多组内扇圈4,内扇圈4包括同轴转动设置在外安装套1内的套圈,例如轴承安装方式,套圈的内壁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多组扇叶,测试时,将待测试的排气管塞入两组内支撑圈2之间,通过内支撑圈2对排气管进行支撑,然后通过密封单元一5与密封单元二6封堵排气管的两管口,并通过连接管7与密封单元二6向排气管内注入压缩空气,若排气管存在漏气情况,则漏出的压缩空气吹动对应的内扇圈4,使其旋转,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内扇圈4是否旋转判断排气管的漏气情况,无需等待预设时间,进而大大加快了排气管的漏气测试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被气流吹动旋转的内扇圈4所在位置判断出排气管的漏气部分位于哪个部位,使工作人员快速得出排气管的漏气情况以及漏气所在位置处,优选的,为了便于
观察,可将外安装套1设置成透明,例如由钢化玻璃制成。
[0024]如图3与图4所示,密封单元一5与密封单元二6均包括密封塞,密封塞包括内塞体与外压体。
[0025]其中,内塞体的外圆面设置有呈环槽形状的连接腔8,内塞体的端面设置有与连接腔8连通的气孔10。
[0026]外压体为环形形状,外压体同轴设置在内塞体的外部,具体的,连接腔8的槽口处延伸有连接环,外压体与连接环同轴固定连接,外压体与内塞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安装间隙,安装间隙与排气管构成过盈配合,由于密封塞整体是由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制成,具备弹性,故而可以直接将密封塞塞入排气管的安装间隙处。
[0027]外压体的内部设置有压腔9,外压体的外圆面设置有用于压腔9与连接腔8相互连通的避让口。
[0028]如图4所示,密封单元一5的内塞体的端面还开设有贯通的注孔11,注孔11背离气孔10的孔口处设置有接头12,接头12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管7,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安装套(1)、密封单元一(5)以及密封单元二(6),外安装套(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3)设置有内支撑圈(2),内支撑圈(2)与外安装套(1)之间同轴布置,外安装套(1)内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气流的感应单元,密封单元一(5)与密封单元二(6)分别对排气管的两管口进行封堵且密封单元一(5)与密封单元二(6)能够自适应排气管内的压强变化而增大自身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密封单元一(5)或密封单元二(6)与排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始终大于排气管内压强对密封单元一(5)或密封单元二(6)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感应单元包括沿外安装套(1)轴向阵列设置在外安装套(1)内的多组内扇圈(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扇圈(4)包括同轴转动设置在外安装套(1)内的套圈,套圈的内壁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多组扇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管漏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单元一(5)与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浩阳何捷光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宝仁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