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92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包括顶部安装框,所述顶部安装框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顶端两端贯穿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顶部安装框内侧等距滑动嵌入安装有安装滑梁,所述安装滑梁两端对应导向滑槽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栓,所述安装滑梁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喷淋横盒,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辅助驱动边盒喷洒而出的气流既可以对雾状混合溶液辅助引导,也可将下层的气体污染物向上运输使其与混合溶液混合反应,进而通过收集系统在污染源外侧形成立体式的气体污染物收集区域,有效的防止了气体污染物随意向外扩散,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收集系统的气体污染物收集效果。气体污染物收集效果。气体污染物收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无组织排放广泛存在于钢铁、冶金、石化、电厂、矿山、港口等行业中,按照源高分类属于面源,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大,无组织排放源分散,产污环节多,涉及范围广,一些体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隧道排气口等)、线源(如道路扬尘等)低矮排放的点源、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的“风面源”等会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较难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并且,当前在砂型铸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易收集的气体污染物;但是目前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无法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大范围收集,使得废气收集过程中无法对气体污染物进行全面的收集,使得的气体污染物由于快速扩散稀释而无法得到收集,进而降低了无组织气体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无法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大范围收集,使得废气收集过程中无法对气体污染物进行全面的收集,使得的气体污染物由于快速扩散稀释而无法得到收集,进而降低了无组织气体污染物的处理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包括顶部安装框,所述顶部安装框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盖板;所述顶部安装框内部设置有立体式污染物循环收集机构,所述立体式污染物循环收集机构包括导向滑槽;所述安装盖板顶端贯穿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顶部安装框内侧等距滑动嵌入安装有安装滑梁,所述安装滑梁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喷淋横盒,所述喷淋横盒一侧中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输液细管,多个所述输液细管对应顶部安装框一侧位置处共同连接有供液横管,所述供液横管末端对应顶部安装框底部位置处连接有输液泵,所述输液泵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储存水箱;所述安装滑梁另一侧中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收集扁盒,所述收集扁盒一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拦截侧网,所述收集扁盒底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收集底管,所述收集底管末端通过连接有收集气管,所述收集气管末端连接有收集风机,所述收集风机一端对应储存水箱顶端中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转箱;所述循环转箱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架,所述安装底架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安装转柱,所述安装转柱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转动边板,所述转动边板内侧等距固定安装
有拦截棉绳,所述循环转箱一侧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斜管,所述导向斜管末端位于储存水箱内部,所述储存水箱内侧底面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检测探头;所述安装滑梁一侧对应喷淋横盒边部位置处设置有辅助驱动边盒,所述辅助驱动边盒一侧对应喷淋横盒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喷淋细槽孔,所述辅助驱动边盒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气细管,多个所述喷气细管末端对应顶部安装框另一侧位置处共同连接有喷气高管,所述喷气高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喷气导管,所述喷气导管末端对应顶部安装框底部另一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辅助驱动边盒底端中部卡接有收集斜板,所述收集斜板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回流细管;所述循环风机底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底盒;通过收集风机和循环风机所产生的循环气流,在产生污染气体的设备周围建立气流循环屏障,以防止气体污染物向外随意扩散,并通过循环气流对污染气体进行收集处理。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滑梁两端对应导向滑槽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栓;所述输液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收集风机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过滤底盒内侧顶部倾斜安装有拦截斜网,所述过滤底盒内侧底部滑动嵌入安装有收集底盒,所述过滤底盒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吸弯管,所述抽吸弯管末端对应收集底盒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箱,所述底部连接箱外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端管,所述连接端管末端设置有收集端盒,所述收集端盒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座,相邻两个收集端盒端部的连接端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导管,所述收集端盒顶端和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吸气窄槽。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滑梁两端外侧与顶部安装框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所述固定栓底面与安装盖板顶面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安装滑梁两端横截面面积大于中部横截面面积。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细管为柔性管道,且输液细管端部可通过连接头与供液横管侧面任意位置相连接,所述储存水箱内部盛放有混合溶液,且混合溶液根据需要处理的气体进行调配,所述储存水箱顶部一角处设置有添液口,所述储存水箱顶部另一角处贯穿开设有排气槽口。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循环转箱底端中部通过管道与储存水箱内壁空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导向斜管末端位于储存水箱内部液面之下,所述收集风机出气端与转动边板末端相互对应。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细管末端与循环转箱顶端中部相互连通,所述回流细管一侧对应收集斜板末端位置处开设有收集槽口,所述收集底管底端拐角处通过软管与回流细管侧面相互连通。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端盒整体呈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导管为柔性管道,所述收集端盒可通过连接导管进行拼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了立体式污染物循环收集机构,通过立体式污染物循环收集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气体污染物的收集过程,通过水雾喷头喷射出密集的雾状混合溶液,并通过收集扁盒对喷射而出的混合溶液进行接收,从而通过雾状混合溶液在工作设
备顶部形成隔离屏障,使向上扩散的气体污染物在气流的作用下转为横向移动,并在气体污染物流动的过程中通过雾状混合溶液进行吸附,而通过连接导管安装的收集端盒则可根据需要摆放到靠近污染源的高度和位置,进而通过收集端盒下沉的部分气体污染物和粉尘进行抽吸,并经由辅助驱动边盒与混合溶液同步喷射,使得辅助驱动边盒喷洒而出的气流既可以对雾状混合溶液辅助引导,也可将下层的气体污染物向上运输使其与混合溶液混合反应,进而通过收集系统在污染源外侧形成立体式的气体污染物收集区域,有效的防止了气体污染物随意向外扩散,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收集系统的气体污染物收集效果;同时通过收集扁盒和辅助驱动边盒形成的局部气体低压平流区域,使顶部安装框周边的空气在压强的作用下呈现向顶部安装框内部流动的趋势,进行实现了对收集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气体的有序引导,使本应随意飘散的气流主动向顶部安装框内部集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收集扁盒对气体污染物的收集效率,同时安装自由度更高的收集端盒可直接摆放到污染源的侧面,通过收集端盒产生的吸力可对下层的气体污染物进行直接收集引导,有效的扩大了气体污染物的收集范围,提高了气体污染物的收集率。
[0012]2.并且,本专利技术针对所收集气体污染物中一同收集的其他杂质也会采用不同的收集处理方式,在气流流经底部连接箱内部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包括顶部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框(1)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盖板(2);所述顶部安装框(1)内部设置有立体式污染物循环收集机构(3),所述立体式污染物循环收集机构(3)包括导向滑槽(301);所述安装盖板(2)顶端贯穿开设有导向滑槽(301),所述顶部安装框(1)内侧等距滑动嵌入安装有安装滑梁(302),所述安装滑梁(302)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喷淋横盒(304),所述喷淋横盒(304)一侧中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水雾喷头(305),所述水雾喷头(30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输液细管(306),多个所述输液细管(306)对应顶部安装框(1)一侧位置处共同连接有供液横管(307),所述供液横管(307)末端对应顶部安装框(1)底部位置处连接有输液泵(308),所述输液泵(308)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储存水箱(309);所述安装滑梁(302)另一侧中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收集扁盒(310),所述收集扁盒(310)一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拦截侧网(311),所述收集扁盒(310)底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收集底管(312),所述收集底管(312)末端通过连接有收集气管(313),所述收集气管(313)末端连接有收集风机(314),所述收集风机(314)一端对应储存水箱(309)顶端中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转箱(315);所述循环转箱(315)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架(316),所述安装底架(316)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安装转柱(317),所述安装转柱(317)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转动边板(318),所述转动边板(318)内侧等距固定安装有拦截棉绳(319),所述循环转箱(315)一侧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斜管(320),所述导向斜管(320)末端位于储存水箱(309)内部,所述储存水箱(309)内侧底面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检测探头(321);所述安装滑梁(302)一侧对应喷淋横盒(304)边部位置处设置有辅助驱动边盒(322),所述辅助驱动边盒(322)一侧对应喷淋横盒(304)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喷淋细槽孔(323),所述辅助驱动边盒(322)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气细管(324),多个所述喷气细管(324)末端对应顶部安装框(1)另一侧位置处共同连接有喷气高管(325),所述喷气高管(325)端部固定连接有喷气导管(326),所述喷气导管(326)末端对应顶部安装框(1)底部另一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风机(327),所述循环风机(327)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辅助驱动边盒(322)底端中部卡接有收集斜板(332),所述收集斜板(332)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回流细管(333);所述循环风机(327)底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底盒(328);通过收集风机(314)和循环风机(327)所产生的循环气流,在产生污染气体的设备周围建立气流循环屏障,以防止气体污染物向外随意扩散,并通过循环气流对污染气体进行收集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梁(302)两端对应导向滑槽(301)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栓(303);所述输液泵(308)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收集风机(314)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过滤底盒(328)内侧顶部倾斜安装有拦截斜网(329),所述过滤底盒(328)内侧底部滑动嵌入安装有收集底盒(330),所述过滤底盒(328)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吸弯管(331),所述抽吸弯管(331)末端对应收集底盒(330)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箱
(334),所述底部连接箱(334)外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端管(335),所述连接端管(335)末端设置有收集端盒(336),所述收集端盒(336)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座(337),相邻两个收集端盒(336)端部的连接端座(33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导管(338),所述收集端盒(336)顶端和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吸气窄槽(33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无组织气体污染物排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梁(302)两端外侧与顶部安装框(1)内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凤刘士云张威振
申请(专利权)人:复岘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