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损分层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台区线损治理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损分层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线损率已成为衡量智能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线损率居高不下,会造成电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我国电力资源的紧张,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台区线损治理成为电力公司降低线损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0003]目前,线损分层治理是低压台区降损的主要模式。该模式将低压台区划分为台变
‑
分支、分支
‑
表箱、表箱
‑
电能表三个层级,通过线损分析设备实现数据分层采集、线损分层计算、事件分析判断等功能,进而实现台区线损治理。
[0004]但现有的线损分层分析方案多采用测量点的日冻结数据和事件开展线损的分层定位分析,缺乏分支节点或表箱电能表曲线数据,导致出现用采数据颗粒度不足、线损异常定位不准确、诊断分析功能不完善、线损治理周期长等问题。
[0005]因此,急需一种高效准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损分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台区物理拓扑获取每一层级的电能表电参量数据,并基于所述电能表电参量数据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基于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确定存在线损异常的层级;确定存在线损异常的层级对应的包含电能表误差变量的方程组并求解,确定每个电能表的测量误差,并基于每个电能表的测量误差确定误差异常电能表;获取误差异常电能表的上报事件记录,并基于所述上报事件记录确定异常窃电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能表电参量数据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包括:利用如下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包括: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包括: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包括: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包括: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包括: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包括:其中,ΔA
g
′
为在统计周期内第g层的理论线损率;E表示上级节点计量电量;ΔAg表示第g层理论线损;ΔA
g
为在统计周期内第g层的理论线损;g表示分层编号,g=1代表台变
‑
分支层,g=2代表分支
‑
表箱,g=3代表表箱
‑
电能表,j表示分支编号,ΔA
gj
为第g层分支j的理论线损耗,T表示统计周期,J为分支的数量;ΔP
gjφt
为g层j分支φ相在t时刻的理论功率损耗;R
gjφt
为第g层j支路φ相在t时刻的线路阻抗;I
gjφt
为第g层j支路φ相在t时刻的的电流值;N为选取的时间断面的数量;ΔU
gjφt
为第g层j支路φ相首末端在t时刻的电压压降;为第g层j支路φ相在t时刻的首端平均电压;为第g层j支路φ相在t时刻的末端平均电压;φ=a,b,c,表示A,B,C三相;ΔP
gjat
、ΔP
gjbt
和ΔP
gjct
分别表示第g层j支路下A,B,C三相在t时刻的理论功率损耗;利用如下方式确定每一层级的统计线损率,包括:L
k
=Er
k
‑
Eo
k
,
其中,Lv
k
为第k层的统计线损率;Er
k
表示第k层的供入电量,Eez
i
表示上级节点i分支的结束冻结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其中,i表示上级节点的分支编号;Esz
i
表示上级节点i分支的起始冻结点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S代表变比,当上级节点为台变侧总节点时S=1;Eef
j
表示下级节点j分支的结束冻结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其中,j表示下级节点的分支编号,n表示第k层从属于上级节点的下级分支数量;Esf
j
表示下级节点j分支的起始冻结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Eo
k
表示第k层的供出电量;Eez
j
表示下级节点j分支的结束冻结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Esz
j
表示下级节点j分支的起始冻结点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Eef
i
表示上级节点i分支的结束冻结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Esf
i
表示上级节点i分支的首端起始冻结点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当上级节点为台变侧总节点时S=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确定存在线损异常的层级,包括:对于任一层级,若该任一层级的统计线损率大于该任一层级对应的预设统计线损率异常阈值,或若该任一层级的线损误差大于该任一层级对应的线损误差阈值,则确定该任一层级为存在线损异常的层级;其中,基于线损误差=|统计线损率
‑
理论线损率|确定线损误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在线损异常的层级对应的包含电能表误差变量的方程组,包括:其中,ε
m
为第m个电能表的测量误差;x
’
m,p
为第m个用户在第p天的测量用电量;Y
p
为台区总表测量的第p天用电量;Z
p
为台区内第p天的线损及其他各项损耗之和;p的取值范围为[1,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电能表的测量误差确定误差异常电能表,包括:对于任一个电能表,若该任一个电能表的测量误差与预设测量误差误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任一个电能表为误差异常电能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报事件记录确定异常窃电结果,包括:对于任一个误差异常电能表,将该任一个误差异常电能表对应的上报事件记录与预设
的异常窃电项中的判断依据进行比对,确定比对成功的判断依据,并确定所述异常窃电项中与所述判断依据相关联的窃电信息;对预设时间段内的窃电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确定出现次数最多的窃电信息未该任一个误差异常电能表对应的异常窃电结果。7.一种线损分层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线损率计算单元,用于基于台区物理拓扑获取每一层级的电能表电参量数据,并基于所述电能表电参量数据确定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异常层级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层级的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煌,赵兵,于海波,乔文俞,刘婧,李媛,陈昊,林繁涛,陈天阳,刁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