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87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包括包括导轨单元、导电单元、框架单元、充电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导轨单元水平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导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导轨单元滑动连接,其底端穿设于框架单元,且与充电单元相连接;框架单元的顶端与导轨单元滑动连接;充电单元设置于框架单元的内腔;控制单元设置于框架单元的侧壁,且与框架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轨单元与导电单元之间的配合,向导电单元进行供电,且通过将导轨单元设置于顶部,扩大了框架单元的移动范围与充电单元的使用范围,便于框架单元移动到每一个停车位上方;通过框架单元与导轨单元之间的连接,以使框架单元灵活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妨碍其下方的车辆通行。方的车辆通行。方的车辆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动车的安全充电问题已成为人民必须面对的问题。现有的充电装置大多采用充电站式的集中布置,即充电装置多固定在某一地点不可移动,使用不够方便,且对车辆的停泊位置要求较高。
[0003]现有的停车场多为电动车、汽车混停,易出现汽车占用设置有充电装置的停车位,以使充电装置无法被充分利用,浪费资源;为了避免汽车占用设置有充电装置的停车位,对车辆停泊调度要求较高。现有的部分充电装置底部安装有轮子,以使充电装置进行移动,但需要拖着电源线进行移动非常不方便,且电源线影响车辆通行;如充电装置采用蓄电池式的结构,蓄电池的储电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持续充电,即无法满足持续使用。
[0004]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充电装置移动不便,无法避让车辆,充电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充电装置移动不便,无法避让车辆,充电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包括导轨单元、导电单元、框架单元、充电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0008]所述导轨单元水平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用于向所述导电单元进行供电并引导所述框架单元移动
[0009]所述导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导轨单元滑动连接,其底端穿设于所述框架单元,且与所述充电单元相连接,用于将电能传输至所述充电单元;
[0010]所述框架单元的顶端与所述导轨单元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载驶所述充电单元的移动;
[0011]所述充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的内腔,用于向所需充电的电动车进行充电;
[0012]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的侧壁,且与所述框架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框架单元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单元包括支撑元件、第一导电元件、导轨元件和导向槽元件,其中:
[0014]所述支撑元件对称结构设置且其断面呈山字型结构,水平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且与室内停车场的供电管线连接;
[0015]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沿所述支撑元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开设于所述支撑元件的
中下部,且与所述导电单元的输入端滑动连接,用于向所述导电单元进行供电;
[0016]所述导轨元件沿所述支撑元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左右两端的外部;
[0017]所述导向槽元件沿所述支撑元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开设于所述导轨元件靠近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一端,且与所述框架单元的顶端滑动连接,用于引导所述框架单元移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第一绝缘元件,其中:
[0019]所述第一绝缘元件罩设于所述支撑元件的外壁,用于绝缘和保护所述支撑元件的外壁。
[0020]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抵紧元件,其中:
[0021]所述抵紧元件沿所述支撑元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正上方,与所述导电单元的顶部滑动连接,用于抵紧所述导电单元的顶部。
[0022]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第二限位元件,其中:
[0023]所述第二限位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的端部和/或所述导轨元件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导电单元和/或所述框架单元与所述导轨单元滑脱。
[0024]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二导电元件和第一传输元件,其中:
[0025]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单元的中下部,且其底端与所述导轨单元的中下部滑动连接;
[0026]所述第一传输元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单元左右两端,其顶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连接,其底端穿设于所述框架单元,且与所述充电单元相连接,用于将电能传输至所述充电单元。
[002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单元还包括第二绝缘元件,其中:
[0028]所述第二绝缘元件罩设于所述第一传输元件的外壁,用于绝缘和保护所述第一传输元件的外壁。
[0029]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单元包括箱体元件、驱动元件、第一移动元件和第二移动元件,其中:
[0030]所述箱体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的底端,其顶部穿设有所述导电单元,其内腔固定有所述充电单元;
[0031]所述驱动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元件顶部的左右两端,且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框架单元;
[0032]所述第一移动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元件顶部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轴相连接,并与所述导轨单元滑动连接;
[0033]所述第二移动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元件顶部的左右两端,且与所述第一移动元件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导轨单元滑动连接,用于辅助所述箱体元件的移动。
[0034]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单元还包括安装元件,其中:
[0035]所述安装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元件顶部的左右两端,且与所述第二移动元件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使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与第二移动元件的底部齐平。
[0036]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充电元件、第二传输元件和插头元件,其中:
[0037]所述充电元件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的内腔,且与所述导电单元的底端连接,用于
向所需充电的电动车进行充电;
[0038]所述第二传输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元件相连接,其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框架单元且与所述插头元件连接,用于将电能传输至所述插头元件;
[0039]所述插头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输元件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动车的充电口可拆卸连接,用于间接连接电动车和所述充电元件。
[0040]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单元还包括第一限位元件,其中:
[0041]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二传输元件和/或所述插头元件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传输元件和/或所述插头元件。
[004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元件和感应元件,其中:
[0043]所述控制元件设置所述框架单元的侧壁,且与所述框架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框架单元移动;
[0044]所述感应元件间隔设置所述框架单元的侧壁,且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用于感应所述框架单元周边的环境。
[004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6](1)本技术的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通过导轨单元与导电单元之间的配合,向导电单元进行供电,且通过将导轨单元设置于顶部,扩大了框架单元的移动范围与充电单元的使用范围,便于框架单元移动到每一个停车位上方;
[0047](2)本技术的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通过框架单元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单元(10)、导电单元(20)、框架单元(30)、充电单元(40)和控制单元(50),其中:所述导轨单元(10)水平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用于向所述导电单元(20)进行供电并引导所述框架单元(30)移动;所述导电单元(20)的输入端与所述导轨单元(10)滑动连接,其底端穿设于所述框架单元(30),且与所述充电单元(40)相连接,用于将电能传输至所述充电单元(40);所述框架单元(30)的顶端与所述导轨单元(10)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用于载驶所述充电单元(40)的移动;所述充电单元(40)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30)的内腔,用于向所需充电的电动车进行充电;所述控制单元(50)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30)的侧壁,且与所述框架单元(30)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框架单元(30)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10)包括支撑元件(11)、第一导电元件(12)、导轨元件(13)和导向槽元件(14),其中:所述支撑元件(11)对称结构设置且其断面呈山字型结构,水平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元件(11)与室内停车场的供电管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沿所述支撑元件(1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开设于所述支撑元件(11)的中下部,且与所述导电单元(20)的输入端滑动连接,用于向所述导电单元(20)进行供电;所述导轨元件(13)沿所述支撑元件(1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的左右两端的外部;所述导向槽元件(14)沿所述支撑元件(11)的长度方向设置,开设于所述导轨元件(13)靠近于所述支撑元件(11)的一端,且与所述框架单元(30)的顶端滑动连接,用于引导所述框架单元(30)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10)还包括第一绝缘元件(15)和/或抵紧元件(16)和/或第二限位元件(17),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元件(15)罩设于所述支撑元件(11)的外壁,用于绝缘和保护所述支撑元件(11)的外壁;和/或所述抵紧元件(16)沿所述支撑元件(1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铺设于室内停车场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的正上方,与所述导电单元(20)的顶部滑动连接,用于抵紧所述导电单元(20)的顶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元件(17)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11)的端部和/或所述导轨元件(13)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导电单元(20)和/或所述框架单元(30)与所述导轨单元(10)滑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20)包括第二导电元件(21)和第一传输元件(22),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1)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单元(10)的中下部,且其底端与所述导轨单元(10)的中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元件(22)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单元(10)左右两端,其顶端与所述第二导
电元件(21)连接,其底端穿设于所述框架单元(30),且与所述充电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泉华占峰周宗永童晋
申请(专利权)人:益章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