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79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伺服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伺服阀,两个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的外部安装有内六角螺塞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测压接头,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滤芯,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八个可调节流阀,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管接头二,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吊环螺钉,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节流孔,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该双冗余伺服阀块,伺服阀块上增加过滤器,可以保证油质清洁度,防止伺服阀卡涩,设计2个伺服阀,通过控制逻辑,可以在线切换,保证其中一个伺服阀有问题,不会出现停机。不会出现停机。不会出现停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阀
,具体为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

技术介绍

[0002]液控伺服阀主要是指电液伺服阀,它在接受电气模拟信号后,相应输出调制的流量和压力。它既是电液转换元件,也是功率放大元件,它能够将小功率的微弱电气输入信号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能(流量和压力)输出。在电液伺服系统中,它将电气部分与液压部分连接起来,实现电液信号的转换与液压放大。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的核心。
[0003]目前国内外生产的伺服阀块,都是单个伺服阀控制油动机,无法在线更换伺服阀,同时无法保位,安全性比较低,在低压这一块有冗余电液转换器,填补了这一空白,高压系统中,目前还没有冗余伺服阀块。
[0004]为此,提出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用于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伺服阀,两个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的外部安装有内六角螺塞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测压接头,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滤芯,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八个可调节流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七个内六角螺塞二,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三个管接头一,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二,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十一个内六角螺塞三,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管接头二,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吊环螺钉,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节流孔,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
[0007]优选的,所述卸荷阀的顶部靠近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二,所述卸荷阀和壳体之间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二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伺服阀对称设置于壳体的顶部,两个所述伺服阀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四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一,两个所述伺服阀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一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一设置于两个伺服阀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电磁阀一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四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三,所述电磁阀一与壳体之间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三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四,所述支架与壳体之间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四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吊环螺钉呈对角线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测压接头与两个吊
环螺钉呈对角设置。
[0012]优选的,本装置采用独立双通道液压控制,两个所述伺服阀分别对应两个控制通道。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滤芯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两个相背离的侧面上,两个所述滤芯分别对应两个伺服阀设置。
[0014]优选的,还包括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的液压原理,所述的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的液压原理,具体为高压油从伺服阀块P口进入,分成两路,压力为14MPA,第一路经可调节流阀1,进入伺服阀1通过A口,然后再经过隔离电磁阀1的A口,进入油缸上腔;
[0015]第二路第一路经过可调节流阀2,进入伺服阀2通过A口,然后再经过隔离电磁阀2的A口,与第一路合并进入油缸上腔;
[0016]同时伺服阀B口通隔离电磁阀B口,通油动机下腔;
[0017]如果发现其中有一路阀有问题,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上,同时系统中会报警,只需要人为把那一路有问题的4个可调节流阀全部关死,就可以在线更换电磁阀,伺服阀,不会影响到机组停机;
[0018]如果伺服阀1,2都有问题,可以通过隔离电磁阀通电,阻止油动机关闭,可以起到保位作用,运行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更换伺服阀,确保机组安全性。
[0019]优选的,还包括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的改造逻辑,所述的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的改造逻辑,包括如下分项:
[0020]1、新增隔离电磁阀控制逻辑如下:
[0021]a.手动操作电磁阀动作或复位;
[0022]b.小机运行状态下并且当前电磁阀对应伺服卡为主卡时,发生伺服卡控制;
[0023]回路故障或者调门指令和反馈偏差大于5%时,电磁阀得电动作;
[0024]c.在当前伺服卡由备卡切换至主卡三秒内,隔离电磁阀不能动作;
[0025]2、伺服卡主备切换条件:
[0026]a.主卡 DP通讯故障(伺服卡内部自动切换);
[0027]b.主卡伺服通道故障(伺服卡内部自动切换);
[0028]c.主卡两路油动机行程反馈均故障(伺服卡内部自动切换);
[0029]d.油动机指令及反馈偏差大于 5%,切换至备用卡件(新增逻辑);
[0030]e.手动主备切换按钮(新增逻辑);
[0031]3、主画面增加两只电磁阀控制按钮,带二次确认功能;
[0032]4、主画面增加两伺服阀阀芯位置反馈显示;
[0033]5、阀门整定画面增加主从伺服卡状态显示,以及主从伺服卡整定功能;
[0034]6、阀门整定画面增加主从伺服卡手动切换按钮,带二次确认功能;
[0035]7、阀门整定画面增加从伺服卡油动机行程反馈模拟量显示及状态显示。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37]第一、本技术伺服阀块上增加过滤器,可以保证油质清洁度,防止伺服阀卡涩。
[0038]第二、本技术设计2个伺服阀,通过控制逻辑,可以在线切换,保证其中一个伺服阀有问题,不会出现停机。
[0039]第三、本技术增加了隔离电磁阀,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两个伺服阀都坏了,可以保位。
[0040]第四、本技术增加了手动功能,可以在线更换伺服阀,过滤器,隔离电磁阀。
[0041]第五、本技术增加了OPC功能,可实现让油动机快速关闭控制。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本技术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3为本技术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本技术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0046]图5为本技术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本技术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0048]图7为本技术液压原理示意图;
[0049]图8为本技术冗余接线示意图;
[0050]图9为本技术伺服故障指令图。
[0051]其中:1、伺服阀;2、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一;4、卸荷阀;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二;6、内六角螺塞一;10、测压接头;11、滤芯;15、可调节流阀;16、电磁阀一;17、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三;18、内六角螺塞二;19、管接头一;20、电磁阀二;22、内六角螺塞三;23、管接头二;24、壳体;2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四;26、支架;27、接线盒;40、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包括支架(2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6)的顶部设置有壳体(24),所述壳体(24)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伺服阀(1),两个所述壳体(24)的顶部还设置有卸荷阀(4),所述卸荷阀(4)的外部安装有内六角螺塞一(6),所述壳体(24)的顶部设置有测压接头(10),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滤芯(11),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八个可调节流阀(15),所述壳体(24)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一(16),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七个内六角螺塞二(18),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三个管接头一(19),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二(20),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十一个内六角螺塞三(22),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管接头二(23),所述壳体(24)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吊环螺钉(40),所述壳体(2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节流孔(41),所述支架(2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4)的顶部靠近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二(5),所述卸荷阀(4)和壳体(24)之间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二(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冗余伺服阀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涛陈磊郭秋明刘小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能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