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79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包括:风筒,被构造成具有一个输送气流的流道;动叶轮,搅动空气使其在流道内产生定向流动的气流;静叶轮,导向流道内的气流使其按照指定方向流出;静叶轮包括:前静叶轮,设于流道内;后静叶轮,设于前静叶轮一侧;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还包括:滤气装置,设于风筒一端;动叶轮的叶片与轮毂以不小于R10mm的圆角过渡;前静叶片和后静叶片与轮毂采用不小于R10mm的圆角过渡;气流通过滤气装置后进入到风筒内以将砂石阻挡在流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隧道通风效果并减少砂石对风机伤害。效果并减少砂石对风机伤害。效果并减少砂石对风机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修建隧道或者在隧道通车后,由于隧道是一个仅仅两头与外界相连通的相对密闭的环境,在修建隧道的时候,挖掘产生大量的粉尘,该粉尘会混合在空气中,污染空气,不但影响到工程的正常进程,也对挖掘工人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在隧道通车后,由于与外界缺少空气的交换,隧道内的空气移动不够顺畅,大量的汽车尾气、以及汽车行驶过卷起的尘土,使隧道内的空气变得混浊,空气质量极差,对经过的人们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由于空气混浊,隧道内的光线本身就较暗,这大大的提高了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包括:风筒,被构造成具有一个输送气流的流道;动叶轮,搅动空气使其在流道内产生定向流动的气流;静叶轮,导向流道内的气流使其按照指定方向流出;静叶轮包括:前静叶轮,设于流道内;后静叶轮,设于前静叶轮一侧;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还包括:滤气装置,设于风筒一端;动叶轮的叶片与轮毂以不小于R10mm的圆角过渡;前静叶片和后静叶片与轮毂采用不小于R10mm的圆角过渡;气流通过滤气装置后进入到风筒内以将砂石阻挡在流道外。
[0006]进一步的,滤气装置包括:圆筒体,被构造成具有一个导向气流的空腔;圆锥体,设于将圆筒体底部;收料箱,设于圆锥体底部;进气管,设于圆筒体上与空腔相连通;出气管,设于圆筒体顶部;进气管设于圆筒体的切向方向上。
[0007]进一步的,滤气装置还包括:若干导流板,设于圆锥体内;滤板组件,设于时出气管内;导流板为弧形结构,导流板设于圆锥体底部。
[0008]进一步的,滤板组件包括:第一滤板,设于出气管内;第二滤板,设于第一滤板一端;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倾斜设置;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交替使用。
[0009]进一步的,滤气装置还包括:连接板,设于出气管内;挡块,滑动连接于连接板上;挡块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滤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0010]进一步的,滤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框,设于第一滤板一侧;第一连接弹簧,用于连接连接框和第一滤板;第一滤板上设有第一滑块,出气管上设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
[0011]进一步的,滤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设于第二滤板一侧;第一复位弹簧,设于第一挡板上;第一挡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槽,挡块抵在第二滤板上时,第一挡板相对于第二滤
板移动。
[0012]进一步的,滤气装置还包括:第一推杆,推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转轮,推动所属第一推杆间断性移动;电机,驱动转轮转动;第一推杆上设有驱动第一推杆往回移动的第二复位弹簧。
[0013]进一步的,滤气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轮,与转轮传动配合;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传动配合;转盘,设于第二传动轮上;转盘设有第二滤板一侧,转盘上设有用于推动第二滤板移动的第二凸块。
[0014]进一步的,滤气装置还包括:收料盒,设于圆筒体顶部;第一连接管,用于连通出气管和风筒;第二连接管,用于连通第一连接管和收料盒;出气管侧部上设有与收料盒相对应的开口,连接板上设有与开口相对应的第二挡板。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隧道通风效果、减少砂石对风机伤害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7]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滤气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滤板组件的放大图。
[0022]图4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收料盒处的放大图。
[0023]图5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第一活动腔处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活动板处的放大图。
[0025]图7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第四活动腔处的剖视图。
[0026]图8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第一传动轮处的放大图。
[0027]图9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出风管处的剖视图。
[0028]图10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电机处的放大图。
[0029]图11为图1所示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的传动轴处的放大图。
[0030]图12为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全压随体积流量的变化特性曲线图。
[0031]图13为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效率随体积流量的变化特性曲线图。
[0032]图14为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功率随体积流量的变化特性曲线图。
[0033]图15为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各级功率随进气体积流量的变化特性曲线图。
[0034]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01、风筒;102、圆筒体;103、圆锥体;104、收料箱;105、进风管;106、出风管;107、第一连接管;108、导流板;109、第二连接管;110、第一滤板;111、第二滤板;112、连接框;1121、第一连接弹簧;1122、第一推块;113、第一挡板;114、端块;115、连接板;116、挡块;1161、第二连接弹簧;1162、传动板;117、转盘;1171、第二凸块;118、
收料盒;1181、活动块;1182、第五复位弹簧;1183、第三挡板;1184、支撑弹簧;119、第三推块;1191、第六复位弹簧;120、第二挡板;1201、第二连接轴;121、第三滤板;122、活动板;1221、转轮;1222、第一凸块;1223、第五推杆;1224、第六推杆;123、第一推杆;124、第二推杆;1241、第三复位弹簧;1242、第三推杆;125、电磁铁;126、第三传动轮;127、第一传动轮;1271、传动轴;1272、连接盘;1273、第三连接弹簧;128、第二传动轮;129、传动带;130、电机;131、第二推块;1311、第四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包括:风筒,被构造成具有一个输送气流的流道;动叶轮,搅动空气使其在所述流道内产生定向流动的气流;静叶轮,导向所述流道内的气流使其按照指定方向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轮包括:前静叶轮,设于所述流道内;后静叶轮,设于所述前静叶轮一侧;所述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还包括:滤气装置,设于所述风筒一端;所述动叶轮的叶片与轮毂以不小于R10mm的圆角过渡;前静叶片和后静叶片与轮毂采用不小于R10mm的圆角过渡;气流通过滤气装置后进入到风筒内以将砂石阻挡在流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装置包括:圆筒体,被构造成具有一个导向气流的空腔;圆锥体,设于所述将圆筒体底部;收料箱,设于所述圆锥体底部;进气管,设于所述圆筒体上与所述空腔相连通;出气管,设于所述圆筒体顶部;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圆筒体的切向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装置还包括:若干导流板,设于所述圆锥体内;滤板组件,设于所述时出气管内;所述导流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导流板设于所述圆锥体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组件包括:第一滤板,设于所述出气管内;第二滤板,设于所述第一滤板一端;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交替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海拔多级隧道施工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装置还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出气管内;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挡块所在的平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银耀林军俞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龙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