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通风
,尤其提供了一种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采矿工艺的发展,螺旋斜坡道在越来越多的矿山推广使用。相对于折返式斜坡道,螺旋斜坡道没有缓坡段或平坡段,同样高差下线路更短,开拓工程量小,更适合于圆柱形矿体开拓。
[0003]在螺旋斜坡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受周围岩石条件、爆破开挖、各类机械设备运作以及施工人员呼吸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深度增加,掌子面处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各种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合物等)和粉尘含量逐渐升高。因此,需要在开挖工程中持续向掌子面通风,以达到补充氧气、稀释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降低粉尘的目的,使得空气环境保持良好。
[0004]目前,向螺旋斜坡道掌子面通风方法如下:螺旋斜坡道整体长度开挖过程中,在螺旋斜坡道洞口设置风机,沿着整个螺旋斜坡道长度布置风筒,风机通过风筒向掌子面通风,由螺旋斜坡道回风至洞口。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长距离、螺旋轨迹布置的风筒的风阻较大,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括螺旋斜坡道(1)、竖井(2)、轴流风机和风筒,所述螺旋斜坡道(1)与竖井(2)在不同深度处具有多个汇合点(3);在螺旋斜坡道施工过程中,向螺旋斜坡道(1)的掌子面(4)通风分为两个通风阶段:第一通风阶段,在螺旋斜坡道从洞口施工至与竖井(2)的第一汇合点(31)前,所述轴流风机将新风由洞口通过螺旋斜坡道(1)内的风筒a送至掌子面(4),并由所述螺旋斜坡道(1)回风至洞外;第二通风阶段,当螺旋斜坡道施工至与竖井(2)的第一汇合点(31)后,所述轴流风机将新风由井口通过可拆卸串联连接的竖井(2)内的风筒b1、最接近掌子面的汇合点(32)的转弯段风筒b2和螺旋斜坡道(1)内的风筒b3送至掌子面(4),并由所述螺旋斜坡道(1)回风至洞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斜坡道施工至与竖井(2)第一汇合点(31)后,每经过一个汇合点(3),竖井(2)内的风筒b1由上一汇合点(3)向下延伸至最接近掌子面的汇合点(32),新风通过串联连接的竖井(2)的风筒b1、最接近掌子面的汇合点(32)的转弯段风筒b2和螺旋斜坡道(1)内的风筒b3送至掌子面(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汇合点(3)分别设置有风门,所述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包括:通过各所述风门分别关闭相应汇合点(3)的通道,以使得回风仅通过螺旋斜坡道(1)回至洞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阶段和第二通风阶段使用同一轴流风机供风,在第二通风阶段,将轴流风机由与螺旋斜坡道(1)的风筒a连接改为与竖井(2)的风筒b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斜坡道(1)的风筒a和竖井(2)内的风筒b1均为半硬质风筒,所述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包括:第一通风阶段和第二通风阶段使用同一所述半硬质风筒,在第二通风阶段,将半硬质风筒由螺旋斜坡道(1)移动至竖井(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螺旋斜坡道分阶段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地面用于升降风筒的可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帆,冀国栋,张斌粱,王宝友,廖建炜,周雁领,马续强,李举才,彭治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