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78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包括刻度尺,刻度尺的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密位刻度,刻度尺上未设置密位刻度的长边中间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远离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观察柱,观察柱远离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有观察圈,观察圈中间形成有观察孔,伸缩组件处于伸展状态时观察孔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刻度尺上设置有第一圆柱水准泡和第二圆柱水准泡,第一圆柱水准泡的轴线与刻度尺长边垂直,第二圆柱水准泡的轴线与刻度尺长边平行。在携带时可以将伸缩组件与刻度尺贴合,降低了携带时密位尺的尺寸,方便携带;且在使用密位尺时,仅需要将伸缩组件伸展开来,再调整刻度尺的位置即可开始测量,操作简单,且提升了所测距离的精确度。且提升了所测距离的精确度。且提升了所测距离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密位尺


[0001]本技术涉及距离测绘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密位尺。

技术介绍

[0002]在作战时,军事人员往往需要对地形进行观测,并概略测量自身到目标点位之间的距离,进而在战场上合理选择不同射程的武器装备,对敌方实施精准有效的火力打击。因此,准确无误地判定目标距离至关重要。目前主要依靠跳眼法和指北针法等方法获取距离数值,但精确程度不够高;测距还可以借助望远镜、激光测距机等装备器材,但存在成本高、能耗大、易暴露、设备携带不方便等缺点。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测量实地距离的、成本低廉且测量准确的便携式密位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密位尺,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包括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密位刻度,所述刻度尺上未设置密位刻度的长边中间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远离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观察柱,所述观察柱远离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有观察圈,所述观察圈中间形成有观察孔,伸缩组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观察孔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第一圆柱水准泡和第二圆柱水准泡,所述第一圆柱水准泡的轴线与刻度尺长边垂直,所述第二圆柱水准泡的轴线与刻度尺长边平行。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携带密位尺时,将伸缩组件收缩,降低密位尺尺寸,方便密位尺的携带;在使用密位尺时,将伸缩组件伸展开,当伸缩组件伸展开时,伸缩组件与刻度尺垂直,观察柱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平行,且观察圈上的观察孔的中心与刻度尺中心刻度的连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调整刻度尺的位置,通过观察第一圆柱水准泡或第二圆柱水准泡使刻度尺的长边或短边与水平线平行,使用者通过眼睛透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使刻度尺的中心刻度与目标物的一侧重合,并观察与目标物另一侧重合的刻度示数,此时该刻度示数到中心刻度的刻度数即为观察得到的密位数,基于密位数和目标物的尺寸采用密位公式即可计算出观察点位到目标物所在点位之间的距离。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通过第一旋转轴与刻度尺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平行;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第一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铰接有第二旋转板,所述第二旋转板远离第二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铰接有第三旋转板,所述第三旋转板远离第三旋转轴的一端与观察柱连接。
[0008]在携带密位尺时,第一旋转板绕着第一旋转轴旋转,使第一旋转板与刻度尺平行,且第一旋转板靠近刻度尺的一侧与刻度尺的侧边贴合;第二旋转板绕着第二旋转轴旋转,使第二旋转轴与刻度尺平行;第三旋转板绕着第三旋转轴旋转,使第三旋转板与刻度尺平
行,且第三旋转板连接的观察柱与刻度尺贴合,此时第一旋转板和第三旋转板在一个平面上,且均贴靠在第二旋转板上,降低了密位尺收纳状态下的尺寸,便于携带;在使用密位尺时,依次旋转第三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第一旋转板,使三个旋转板共线并与刻度尺垂直,调整好刻度尺的位置后,即可开始测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通过第四旋转轴与刻度尺铰接,所述第四旋转轴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平行;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旋转臂,两个所述第一旋转臂分别连接于第四旋转轴的侧面底部和侧边顶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臂远离第四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五旋转轴连接,第五旋转轴连接有第一伸缩臂,所述第一伸缩臂远离第五转轴的一端套接有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二伸缩臂远离第一伸缩臂的一端与观察柱连接。
[0010]使用密位尺时,将第一伸缩臂绕第五旋转轴旋转,使第一伸缩臂和两个第一旋转臂平行,然后将两个第一旋转臂绕第四旋转轴旋转,使两个第一旋转臂与刻度尺表明垂直,最后将第二伸缩臂从第一伸缩臂内抽拉至最第一伸缩臂最末端,此时观察柱与刻度尺表面平行,调整好刻度尺的位置(使刻度尺的长边或短边与水平线平行,且刻度尺表面与水平面垂直)后,即可开始测量;使用结束后,将第二伸缩臂推回至第一伸缩臂的内部,而后通过调节第四旋转轴,使得两个第一旋转臂与刻度尺平行,继续调整第五旋转轴,使第一伸缩臂与刻度尺平行,此时观察柱贴合在刻度尺的侧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尺远离密位刻度的长边连接有副尺,所述副尺长度与刻度尺长度相等,副尺宽度与第四旋转轴的长度相适配,且副尺表面与刻度尺表面平行;第四旋转轴设置于副尺中间。
[0012]在携带时,当将两个第一旋转臂旋转至与刻度尺平行时,两个第一旋转臂可以贴合在副尺上,避免在携带过程中两个第一旋转臂及与之连接的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因外力而折断。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尺上未设置密位刻度的长边中间设置有垂直于刻度尺表面的圆杆底座,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可拆卸套接于圆杆底座上的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远离圆杆底座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远离第一圆杆的一端套接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远离第二圆杆的一端与观察柱连接;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弹性衔接绳,所述弹性衔接绳的一端与圆杆底座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圆杆内部、第二圆杆内部和第三圆杆内部后固定连接于第三圆杆内。
[0014]在携带密位尺时,将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和第三圆杆拆离,并将三个圆杆贴合在一起,降低密位尺的尺寸;在使用密位尺时,将第一圆杆靠近刻度尺的一端插在圆杆底座上,并将第二圆杆套接在第一圆杆远离刻度尺的一端上,将第三圆杆套接在第二圆杆远离第一圆杆的一端上,此时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和第三圆杆在一条之间上,且均与刻度尺表明垂直;此时,第三圆杆所连接的观察柱与刻度尺表面平行,调整刻度尺的位置后,即可开始测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魔术贴,当伸缩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魔术贴用于固定伸缩组件。
[0016]当携带密位尺时,将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和第三圆杆被魔术贴固定贴合在刻度尺表面,起到固定上述三个圆杆的作用,避免在收纳和拿取密位尺时刻度尺与三个圆杆之间产生干涉。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在携带密位尺时可以将伸缩组件与刻度尺贴合,降低了携带时密位尺的尺寸,方便携带;且在使用密位尺时,仅需要将伸缩组件伸展开来,再调整刻度尺的位置即可开始测量,操作简单,伸缩组件伸展开时,伸缩组件与刻度尺表面垂直,提升了所测距离的精确度。
[001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密位尺,通过横向放置或者纵向放置该装置可以测量站立点到不同结构的目标点之间的距离,通用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板伸展状态下密位尺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板收缩状态下密位尺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臂伸展状态下密位尺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臂收缩状态下密位尺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根据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密位刻度,所述刻度尺上未设置密位刻度的长边中间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远离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观察柱,所述观察柱远离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有观察圈,所述观察圈中间形成有观察孔,伸缩组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观察孔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第一圆柱水准泡和第二圆柱水准泡,所述第一圆柱水准泡的轴线与刻度尺长边垂直,所述第二圆柱水准泡的轴线与刻度尺长边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通过第一旋转轴与刻度尺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平行;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第一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铰接有第二旋转板,所述第二旋转板远离第二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铰接有第三旋转板,所述第三旋转板远离第三旋转轴的一端与观察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密位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通过第四旋转轴与刻度尺铰接,所述第四旋转轴的轴线与刻度尺表面平行;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旋转臂,两个所述第一旋转臂分别连接于第四旋转轴的侧面底部和侧边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平纪文宇黄海松张杰王飞陈天凯柴卓慧蒋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