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72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0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来自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大于0.680且为0.72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260以上且0.320以下。来自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30以上且0.25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大于0.710且为0.810以下。在来自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20以上且0.17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020以上且小于0.060。且小于0.060。且小于0.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是2017年11月16日提交的、2019年5月1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70753.1、专利技术名称为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的申请之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0003]注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上述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的例子,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电子装置、照明装置、输入装置(例如,触摸传感器等)、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面板等)、其驱动方法或者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近年来,对显示装置有大型化的要求。作为大型显示装置的用途,例如,可以举出家用电视装置(也称为电视或电视接收器)、数字标牌或公共信息显示器(PID)等。显示区域大的显示装置能够一次提供更多信息。另外,在显示区域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从而例如期待广告宣传效果的提高。
[0005]利用电致发光现象的发光元件(也记载为“EL元件”)具有容易实现薄型轻量化;能够高速地响应输入信号;以及能够使用直流低电压电源等而驱动的特征等,并且有望将其应用于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有机EL元件的具有柔性的发光装置。
[0006][参考文献][0007][专利文献][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

1975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显示装置的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另一是提供一种包括接缝不容易被看到的大显示区域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另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显示广色域的图像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另一是抑制显示装置的显示不均匀或亮度不均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另一是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或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另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沿着曲面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另一是提供一种浏览性高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显示装置。
[0010]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另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是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衍生出的。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及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显示区域及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第二显
示区域与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相邻。第一显示区域包括与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重叠的部分。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大于0.680且为0.72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260以上且0.320以下。第二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30以上且0.25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大于0.710且为0.810以下。第三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20以上且0.17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020以上且小于0.060。此外,第一发光元件呈现CIE1931色度坐标x大于0.680且为0.72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260以上且0.320以下的发光。第二发光元件呈现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30以上且0.25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大于0.710且为0.810以下的发光。第三发光元件呈现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20以上且0.17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020以上且小于0.060的发光。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及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显示区域及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相邻。第一显示区域包括与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重叠的部分。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第一着色层、第二着色层及第三着色层。通过第一着色层从第一发光元件获得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大于0.680且为0.72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260以上且0.320以下。通过第二着色层从第二发光元件获得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30以上且0.25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大于0.710且为0.810以下。通过第三着色层从第三发光元件获得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20以上且0.17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020以上且小于0.060。此外,作为着色层,可以举出滤色片等。
[0013]优选的是,在第一着色层中,600nm的光的透过率为60%以下,并且650nm的光的透过率为70%以上。在第二着色层中,480nm及580nm的光的透过率为60%以下,并且530nm的光的透过率为70%以上。在第三着色层中,510nm的光的透过率为60%以下,并且450nm的光的透过率为70%以上。
[0014]通过第一着色层从第一发光元件获得的光的发射光谱的峰值优选为620nm以上且680nm以下。
[0015]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也可以在一对电极之间包括电子传输层,并且它们也可以在一对电极之间各自包括发光层。此时,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包括的发光层优选彼此分离。此外,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优选共同使用相同的电子传输层。
[0016]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也可以在一对电极之间包括空穴注入层。此时,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优选共同使用相同的空穴注入层。空穴注入层优选包含空穴传输性材料和受体材料。
[0017]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也可以在一对电极之间各自包括空穴传输层。此时,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包括的空穴传输层优选彼此分离。
[0018]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也可以各自包括反射电极及半透反射电极作为一对电极。
[0019]在包括反射电极及半透反射电极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发光元件中设定反
射电极与半透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以增强红色光的发光强度,在第二发光元件中设定反射电极与半透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以增强绿色光的发光强度,在第三发光元件中设定反射电极与半透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以增强蓝色光的发光强度。
[0020]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也可以各自在一对电极之间包括EL层。此时,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包括的EL层优选为使用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呈现白色发光的EL层。EL层至少包括发光层。各发光元件也可以包括多个EL层,并且各EL层也可以隔着电荷产生层彼此层叠。为了在发光元件中从呈现白色发光的EL层高效地提取互不相同的颜色的光,优选根据发光颜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支撑体以及第二支撑体,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显示区域及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所述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相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彼此重叠,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贴合到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贴合到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并且,通过连接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CIE色度坐标而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通过连接满足BT.2020标准的RGB的CIE色度坐标而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高于或等于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大于0.680且为0.72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260以上且0.320以下,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30以上且0.25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大于0.710且为0.810以下,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CIE1931色度坐标x为0.120以上且0.170以下,CIE1931色度坐标y为0.020以上且小于0.060。3.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支撑体以及第二支撑体,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显示区域及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所述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相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使可见光透过的区域彼此重叠,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贴合到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贴合到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第一着色层、第二着色层和第三着色层,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一着色层彼此重叠,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着色层彼此重叠,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着色层彼此重叠,并且,通过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着色层、所述第二着色层和所述第三着色层发出的光的CIE色度坐标而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通过连接满足BT.2020标准的RGB的CIE色度坐标而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高于或等于8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着色层提取的光的CI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太纪西户祐典濑尾哲史佐佐木俊毅山冈谅平海田晓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