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52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背面设有第一线路层,所述正面设有第二线路层,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周边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形成柔性电路膜层,使所述柔性电路膜层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线路层;将所述柔性电路膜层所覆盖的一部分所述衬底基板去除,使所述柔性电路膜层的一部分超出所述衬底基板的边缘之外,以形成弯折部;将所述弯折部弯折以与所述第一线路层电连接,并且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侧面相贴合。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宽度及弯折半径不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的问题。不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的问题。不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还是Mini LED(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窄边框设计已成为发展趋势。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显示装置需要在周边设置非显示区,用来与外部驱动装置进行电连接以及进行安装固定等用途。对于非显示区,目前常规的设计,如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100一端与显示基板200进行绑定,然后弯折至显示基板200的背面,利用柔性电路板100另一端与显示基板200背面的外部驱动装置进行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100与显示基板200的绑定宽度及柔性电路板100弯折半径的叠加作用,导致非显示区的宽度增加,不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柔性电路膜层,将柔性电路膜层弯折到衬底基板的背面且与衬底基板的侧面贴合,解决了现有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宽度及弯折半径不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基板(10),所述衬底基板(10)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11)、背面(12)以及连接于所述正面(11)和所述背面(12)的侧面(13);所述背面(12)设有第一线路层(20),所述正面(11)设有第二线路层(30),所述衬底基板(10)包括显示区(111)和周边区(112);在所述衬底基板(10)的所述周边区(112)形成柔性电路膜层(40),使所述柔性电路膜层(40)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线路层(30);将所述柔性电路膜层(40)所覆盖的一部分所述衬底基板(10)去除,使所述柔性电路膜层(40)的一部分超出所述衬底基板(10)的边缘之外,以形成弯折部(401);将所述弯折部(401)弯折以与所述第一线路层(20)电连接,并且所述弯折部(401)与所述侧面(13)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层(30)为第一金属线路,在所述周边区(112)形成柔性电路膜层(40),使所述柔性电路膜层(40)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线路层(30),包括:在所述周边区(112)形成第一柔性膜(41),使所述第一柔性膜(41)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路;在所述第一柔性膜(41)对应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位置形成过孔(42);在所述第一柔性膜(41)上形成柔性线路层(43),且所述柔性线路层(43)将所述过孔(42)和所述第一金属线路覆盖;在所述柔性线路层(43)上形成第二柔性膜(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层(30)包括第三柔性膜(31)和形成于所述第三柔性膜(31)上的第二金属线路(32),在所述周边区(112)形成柔性电路膜层(40),使所述柔性电路膜层(40)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线路层(30),包括:在所述周边区(112)形成第一柔性膜(41),所述第一柔性膜(41)与所述第三柔性膜(31)同层且互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柔性膜(41)上形成柔性线路层(43),且所述柔性线路层(43)与所述第二金属线路(32)同层且互相电连接;在所述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龙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