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6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研磨机,包括上研磨盘结构、下研磨盘结构、行星轮结构以及冷却液供给系统,下研磨盘结构与上研磨盘结构相对设置;行星轮结构设置在上研磨盘结构与下研磨盘结构之间,行星轮结构包括太阳轮、外齿轮及行星轮,外齿轮环绕在太阳轮外,行星轮设置在太阳轮和外齿轮之间,且行星轮能够与太阳轮和外齿轮相啮合,外齿轮包括支撑环和多个外齿柱,多个外齿柱周向设置于支撑环上,多个外齿柱包括穿设于支撑环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外齿柱,第一外齿柱位于下研磨盘结构与上下料机构的对接处,行星轮能够与第一外齿柱相啮合,第一外齿柱能够被驱动相对支撑环沿第一外齿柱的轴向升降,以使第一外齿柱外露于支撑环的顶部的一端的高度可调。的一端的高度可调。的一端的高度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研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双面研磨机。

技术介绍

[0002]双面研磨机作为一种抛光、磨光设备在机械加工中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双面研磨机的行星轮用于放置工件,行星轮设置在太阳轮和外齿轮之间,且行星轮能够与太阳轮和外齿轮相啮合,行星轮能够带动工件做行星运动,并且工件能够被夹持在上研磨盘结构与下研磨盘结构之间,使工件与上研磨盘结构以及下研磨盘结构之间具有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上下两面的研磨加工。
[0003]由于外齿轮的用于与行星轮啮合的外齿柱具有一定的高度,当双面研磨机借助上下料机构进行上下料时,外齿轮的位于下研磨盘结构与上下料机构的对接处的外齿柱将会对放置工件的行星轮在下研磨盘结构和上下料机构之间的拖动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导致在拖动放置工件的行星轮时运行不顺甚至使行星轮上的工件磨损,进而导致上下料机构无法顺畅地进行上料和下料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上下料机构上、下料作业顺畅性的双面研磨机。
[0005]一种双面研磨机,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研磨盘结构;下研磨盘结构,与所述上研磨盘结构相对设置,所述下研磨盘结构用于与上下料机构相对接;行星轮结构,设置在所述上研磨盘结构与所述下研磨盘结构之间,所述行星轮结构包括太阳轮、外齿轮及行星轮,所述外齿轮环绕在所述太阳轮外,所述行星轮设置在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外齿轮之间,且所述行星轮能够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外齿轮相啮合,工件能够放置在所述行星轮上,且所述工件能够被夹持在所述上研磨盘结构与所述下研磨盘结构之间,驱动所述太阳轮绕自身的转动,可带动所述行星轮绕自身的轴向转动的同时,绕所述太阳轮的轴向公转,从而以使所述工件跟随所述行星轮做行星运动,所述外齿轮包括支撑环和多个外齿柱,所述支撑环环绕在所述太阳轮外,多个所述外齿柱周向设置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行星轮能够与所述外齿柱相啮合,多个所述外齿柱包括穿设于所述支撑环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外齿柱,所述第一外齿柱位于所述下研磨盘结构与所述上下料机构的对接处,所述行星轮能够与所述第一外齿柱相啮合,所述第一外齿柱能够被驱动相对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第一外齿柱的轴向升降,以使所述第一外齿柱外露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的一端的高度可调;以及冷却液供给系统,所述冷却液供给系统用于向所述上研磨盘结构和所述下研磨盘结构输送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研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驱动单元,所述顶升组件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底部,所述第一外齿柱穿设于所述支撑环并与所述顶升组件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顶升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顶升组件升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外齿柱相对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第一外齿柱的轴向升降,以使所述第一外齿柱外露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的一端的高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升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底部,所述顶升板位于所述支撑环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外齿柱穿设于所述支撑环并与所述顶升板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本体和伸缩轴,所述驱动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伸缩轴的一端与所述顶升板的底部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伸入至所述驱动本体内,所述驱动本体能够驱动所述伸缩轴沿自身的轴向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伟余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