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帘式膜的分体式膜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6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帘式膜的分体式膜盒,包括:浇注槽,顶部和底部为敞口,内腔适于容纳膜片层叠体,且浇注槽的内腔的尺寸与膜片层叠体的整体的尺寸匹配;集水管,与浇注槽分离;集水管的顶部为敞口,适于与浇注槽的底部组装并粘接;集水管一端为出水管,出水管与集水管的内腔连通,集水管另一端为非出水管,非出水管与集水管的内腔不连通;浇注槽与集水管组装后,浇注槽的内腔与集水管的内腔连通。该膜盒浇注槽与集水管分离,浇注槽为顶部、底部敞口结构,制作帘式膜时可将灌封胶于浇注槽底部从膜丝根部浇注,浇注后将浇注槽与集水管粘接,形成完整的帘式膜,能彻底解决在浇注过程中将集水通道堵塞的问题,制作过程中无需切割,减少操作步骤。少操作步骤。少操作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帘式膜的分体式膜盒


[0001]本技术属于中空纤维帘式膜
,具体涉及一种帘式膜的分体式膜盒。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中空纤维帘式膜,制作时通常采用一体式膜盒,膜盒包括集水管和连接于集水管顶部的浇注区域,由于该种膜盒的结构的限制,目前常见的注胶方式是在膜盒上方即浇注区域的顶部注胶,将膜丝与膜盒浇注在一起。该种浇注方法,需要提前将所有膜丝堵孔,然后进行第一次封胶,待胶样凝固后,将膜丝孔切开后才能达到产水的功能,将切好的封胶条与膜盒匹配,再通过二次注胶制作完成一片帘式膜。此制作工艺对堵孔工序要求较高,而且当封胶条与膜盒尺寸匹配不好时,灌封胶容易从接缝处流出,将集水流道堵塞,也会导致帘式膜不能正常产水。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有部分专利对膜盒结构或浇注过程进行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109772171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在传统帘式膜膜盒的浇注槽底部设置浇注嘴,浇注嘴通过浇料管与浇料盒连接,树脂浇注料靠自身重力从浇注槽底部的浇注嘴流入浇注槽,但使用该种底部浇注嘴注胶法的方法仍需要切割堵孔膜丝,且需要在底部开孔,操作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帘式膜的分体式膜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槽,所述浇注槽的顶部和底部为敞口,所述浇注槽的内腔适于容纳膜片层叠体,且所述浇注槽的内腔的尺寸与所述膜片层叠体的整体的尺寸匹配;集水管,与所述浇注槽分离;所述集水管的顶部为敞口,适于与所述浇注槽的底部组装并粘接;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为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集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为非出水管,所述非出水管与所述集水管的内腔不连通;所述浇注槽与所述集水管组装后,所述浇注槽的内腔与所述集水管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膜的分体式膜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宏康周园园宋冠军陈亦力曹海楠杨鑫张双
申请(专利权)人:奥赛科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