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噪音、震荡、平稳)特性给汽车用户感受是最表面和最直接的。
[0003]顶盖后横梁是车辆的重要组成结构,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顶盖后横梁结构较为简单、强度较弱、振动响应灵敏度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和路面激励振动等产生的振动源对顶盖后横梁的影响较大,导致顶盖后横梁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影响车内用户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整体结构较强,有效降低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和路面激励振动等产生的振动源对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影响。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后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板(1),所述第一加强板(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板(2),所述第二加强板(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2)均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的下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二加强板(2)均与所述第一加强板(1)形成盒体结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包括在所述第一加强板(1)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所述第一板(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12)的上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互成角度,所述第三板(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12)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板(12)和所述第三板(13)互成角度,所述第一板(11)位于所述第二板(12)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三板(13)位于所述第二板(12)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上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加强凸起(111),所述第一加强凸起(111)朝向远离车辆内部的方向凸出;和/或,所述第三板(13)上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加强凸起(131),所述第二加强凸起(131)朝向远离车辆内部的方向凹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上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减重孔(112),所述第一减重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刚,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