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盖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科技力量的进步,汽车行业对汽车车身的整体强度性能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一般汽车车身有三类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其中,汽车A柱是汽车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其设计要求其在车身正面碰撞时起到能量传递分散的作用。汽车分为带有天窗与没有天窗的不同车型,分别需要不同结构的汽车顶盖适配,为了保证安全性,与顶盖适配的侧前横梁需要满足严苛的顶压性能试验,此外,顶盖上横梁不与A柱加强板搭接。
[0003]相关技术中,带有天窗和没有天窗的顶盖需要配置不同的汽车侧前横梁,侧前横梁难以轻易满足要求具备的抗顶压强度,顶盖横梁与A柱连接部位存在断面突变,受力集中,抗弯扭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总成。根据本技术的顶盖总成通过在立柱本体与顶盖横梁间设置加强板,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总成(1),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本体(11);顶盖横梁(12),所述顶盖横梁(12)的端部设置于所述立柱本体(11)的顶端,所述顶盖横梁(12)与所述立柱本体(11)固定连接;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设置于所述立柱本体(11)内部并与所述立柱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13)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立柱本体(11)外部并与所述顶盖横梁(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11)包括:立柱内板(112)和立柱外板(111),所述立柱内板(112)与所述立柱外板(111)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开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加强板(13)的安装腔,所述加强板(13)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加强板(13)与所述立柱内板(112)和/或所述立柱外板(1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3)包括:水平段(131),所述水平段(131)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顶盖横梁(12)搭接;隆起段(132),所述隆起段(132)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段(131)连接,所述隆起段(132)构造为朝向所述立柱外板(111)凸出;竖直段(133),所述竖直段(133)设置于所述隆起段(132)的另一端,所述竖直段(133)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立柱内板(112)和所述立柱外板(111)贴合并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12)包括:上横梁(121)和下横梁(122),所述上横梁(121)与所述下横梁(122)的同侧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边(1211)和第二搭接边(1221),所述第一搭接边(1211)与所述第二搭接边(1221)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搭接边(1211)与所述第二搭接边(1221)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时磊,吴佳乐,贺岩,高凤武,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