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2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装备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为由固定连接的仓体外壁和仓体内壁组成的双层保温结构,仓体顶端设置有仓体进料口,仓体底端设置有仓体出料口;所述仓体下段内部装配有与仓体出料口相适配、可上下自由活动的空心枣核形双锥体,双锥体用于实现对仓体出料口的密封和落料。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取消了传统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的中心吊杆或四周吊杆结构,并将仓体设计为双层保温结构,极大减轻了转运料仓的设备自重,降低了冶炼装备投资,同时类正方体结构的仓身更有利于增加在吊升竖井中料仓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物料转运效率,其结构合理、制作简单、适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装备
,适用于红土镍矿热料的车间内转运,具体涉及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

技术介绍

[0002]在红土镍矿的火法冶炼时,一般使用回转窑对红土镍矿进行干燥和焙烧预还原,再用电炉进行熔炼还原金属镍和部分铁,生产粗镍铁的工艺,这种工艺简称为RKEF工艺,RKEF是回转窑的英文Rotary Klin和电炉英文Electric Furnace的首字母缩写。在RKEF工艺中往往需要将水分大于25%的红土镍矿破碎成粒度小于50mm的颗粒夹杂粉末后,在300℃的干燥机内进行烘干,然后再经过焙烧回转窑焙烧,焙烧后的松散热料温度在700

900℃之间,之后焙烧热料落到厂房下面的热料转运仓,使用起重机通过吊升竖井将热料吊运到车间上方的矿热炉炉顶料仓内再进入矿热炉冶炼。
[0003]为了使得热料不降温,需要快速而又能保温的将热料转运到炉顶料仓,就需要进料、起吊、转运、出料各个环节的快速、高效、稳定。为了保证起重机稳当高效的转运,往往需要全自动起重机加上长方体形状的竖井(吊升竖井不会做成圆筒形,因为制作难度大且容易变形)来保持转运料仓的稳定性,目前的转运料仓大多是圆筒形的,圆筒形的转运料仓往往需要使用中心吊杆或四周吊杆结构,吊杆和配件的重量往往达到2~5吨重量。近年来,随着冶炼矿热炉和焙烧回转窑尺寸规格的增大,转运料仓也越来越大,20立方米的转运料仓运料量也就20吨左右,而料仓自重往往达到惊人的20吨左右,也就是说,起重机将近有一半的作业效率是吊运了料仓这个容器了。庞大的自重,使得起重机的规格逐渐增加,自动化起重机吨位越大,价格越高、自重越大,例如32吨A7级别的全自动起重机价格约100万元一台,而60吨A7级别的全自动起重机价格超过200万元,假如一个车间有4台60吨A7起重机,起重机和料罐的自重,就会使得厂房钢结构承重增加200吨以上。因此,在工厂内部转运700

900℃的红土镍矿热料焙砂需要解决好现有技术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尽量减轻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的自重;第二、如何以最低成本解决仓体制造材料在700

900℃热料温度下的耐热和耐磨问题;第三、如何提供一种在方形吊升竖井中比现有圆形料罐更加稳定的仓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包括仓体和裙座,所述仓体为由固定连接的仓体外壁和仓体内壁组成的双层保温结构,所述仓体上段为类正四棱台结构,仓体中段为类正方体结构,仓体下段为类倒四棱台结构;
[0007]所述仓体顶端设置有仓体进料口,仓体底端设置有仓体出料口;
[0008]所述仓体下段内部装配有与仓体出料口相适配、可上下自由活动的空心枣核形双
锥体,双锥体用于实现对仓体出料口的密封和落料;双锥体采用空心枣核形双锥体结构,较圆球、半球型、伞形等结构具有能随着重力自动找正封口、配合紧密、密封接触面不易被顶针损坏、顶针顶升力小、耐磨不易变形等优点;
[0009]所述仓体顶部两侧设置有仓体吊耳,仓体吊耳与起重机相连接;
[0010]所述仓体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开孔底板,开孔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双锥体相适配的固定顶针,固定顶针用于将双锥体顶起,实现物料落料。
[0011]所述双锥体的材质为Cr>12%的高铬耐热耐磨合金钢,壁厚为5~35mm。
[0012]所述仓体外壁和仓体内壁之间形成保温腔。
[0013]所述保温腔的厚度1~85mm,保温腔内填充有比传统耐火纤维更加环保低碳气凝胶毡、板、布、纸、颗粒、粉末、涂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仓体外壁的材质为普通碳钢,厚度为5~35mm;仓体内壁的材质为Cr>12%的高铬耐热耐磨合金钢,厚度为5~35mm。
[0014]所述仓体外壁上设置有仓体真空表和仓体真空阀,用于将仓体抽真空并检测真空度,通过真空低成本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保温腔的保温效果,同时增加了气凝胶的使用寿命。
[0015]所述仓体进料口上设有进料栏栅,进料栏栅的间距为30~200mm,所述仓体进料口上设置有仓盖。
[0016]所述仓体出料口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耐磨铸钢垫层,耐磨铸钢垫层的材质为ZG3Cr24Ni7NRe、ZG42SiMn、4Cr22Ni10、2Cr20Mn9Ni2Si2N、3Crl8Mn12Si2N、40Cr25Ni20中的一种,厚度为5~35mm。
[0017]所述裙座由焊接连接的裙座方圆体和裙座座圈组成,裙座方圆体和裙座座圈均为厚度为12~35mm的单层钢板。
[0018]所述裙座与仓体有三种组装模式:
[0019]第一种,裙座顶端可以固定安装在仓体上,底端固定安装在开孔底板上,这样仓体自重会增加一点,但是好处是可以在有顶针的任意位置卸料。
[0020]第二种,裙座顶端可以固定安装在仓体上,底端无需固定在开孔底板上,但是有配合结构,比如卡槽、凹凸榫卯、活动销轴等方式方便找准位置;需要卸料的时候吊运到某个开孔底板上使用顶针打开卸料,这样仓体自重会轻一点,必须在指定位置卸料。
[0021]第三种,裙座顶端可以与仓体脱开不连接,但是有配合结构,比如卡槽、凹凸榫卯、活动销轴等方式;底端也无需固定在开孔底板上,但是也有配合结构,比如卡槽、凹凸榫卯、活动销轴等方式。这样仓体自重大幅减轻,但是有可能需要在上料或卸料处配备裙座方便上料和下料操作。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取消了传统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的中心吊杆或四周吊杆结构,并将仓体设计为双层保温结构,大大减轻了转运料仓的设备自重,降低了冶炼装备投资,同时减小了起吊此料仓的起重机吨位和钢结构使用量,大幅节约了工厂投资,并且本专利技术中类正方体结构的仓身更有利于增加在吊升竖井中料仓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物料转运效率,结构合理,故障率小、制造方便,适用性强,特别适用于红土镍矿热料的车间内转运,是值得推广的替代老旧装备的新技术产品。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拆分出来的仓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拆分出来的裙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满热料状态下,空心枣核体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热料转运仓剖面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心枣核体被顶开后排料时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心枣核形双锥体的剖面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棱锥体形双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圆锥体形双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开槽双圆锥体形双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1)和裙座(2),所述仓体(1)为由固定连接的仓体外壁(107)和仓体内壁(108)组成的双层保温结构,所述仓体(1)上段为类正四棱台结构,仓体(1)中段为类正方体结构,仓体(1)下段为类倒四棱台结构;所述仓体(1)顶端设置有仓体进料口(102),仓体(1)底端设置有仓体出料口(105);所述仓体(1)下段内部装配有与仓体出料口(105)相适配、可上下自由活动的空心枣核形双锥体(3),双锥体(3)用于实现对仓体出料口(105)的密封和落料;所述仓体(1)顶部两侧设置有仓体吊耳(101),仓体吊耳(101)与起重机相连接;所述仓体出料口(105)下方设置有开孔底板,开孔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双锥体(3)相适配的固定顶针,固定顶针用于将双锥体顶起,实现物料落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体(3)的材质为Cr>12%的高铬耐热耐磨合金钢,壁厚为5~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红土镍矿热料转运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外壁(107)和仓体内壁(108)之间形成保温腔(106)。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瑾范宝鹤江新辉邓承都陈怀屾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金麓银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