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5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模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和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模头精细打磨结构,所述模头精细打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与工作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两边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一端与打磨刷固定连接,通过传送带和模头精细打磨结构的配合,第一电机启动带圆盘转动,圆盘转动带动横板转动,横板转动带动圆球在横板上突起方块内转动,同时会随横板上下移动,圆球通过圆球上突起的短杆,带动圆柱在限位板内上下移动和转动,提高了商品的质量,同时避免了使用红外线感应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模头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0003]例如授权公告“CN215617213U”名为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通过电动推杆、电机、第一打磨刷、第二打磨刷、超声波主机和变幅杆等结构的设置,通过机械初次打磨和超声笔二次打磨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打磨效果较好的目标,避免了出现打磨精细程度不足而造成部分区域光滑另一部分粗糙的糟糕情况,与传统的打磨装置相比,达到了便于打磨形状较复杂的金属模头的效果,满足了使用需求,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但是在该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对金属模头进行打磨时,红外线感应定位会因为周围的物体和环境的影响,对红外线感应的定位角度造成影响,同时在工作中红外线感应器会应为电量不足,突然停止工作,需要人工即使给红外线感应更换电池,在继续进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只能对金属模头进行一次打磨,使金属模头不能被精细打磨,降低了商品的质量,同时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在对金属模头打磨时会产生铁屑,铁屑会四处飞溅,影响了周围的工作环境,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清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和商品质量降低、铁屑会影响周围环境和增加了工人劳动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和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模头精细打磨结构,所述模头精细打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与工作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突起的圆杆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突起的方块与圆球转动连接,所述圆球上突起的短杆与圆柱上突起圆杆转动连接,所述圆柱贯穿限位板与限位板相套接,所述限位板两边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一端与打磨刷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放置有存料箱,所述工作箱下表面与机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机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内两边均设有撞击结构,所述撞击解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机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
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突起的圆杆与弯板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弯板一端通过销轴与机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弯板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销轴与直杆上突起的短板活动连接,所述直杆贯穿两个限位条与两个限位条相套接,两个所述限位条一端与机体内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工作箱下端两边与传送带两边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工作箱表面设有散热孔。
[0010]优选的,所述机体内壁两边均与斜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内放置有存屑盒,所述存屑盒表面与把手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传送带和模头精细打磨结构的配合,第一电机启动带圆盘转动,圆盘转动带动横板转动,横板转动带动圆球在横板上突起方块内转动,同时会随横板上下移动,圆球通过圆球上突起的短杆,带动圆柱在限位板内上下移动和转动,同时带动打磨刷上下移动和转动,当金属模头在传送带上运输时,多个打磨刷会依次对金属模头进行精细打磨,使金属模头进行精细打磨,提高了商品的质量,同时避免了使用红外线感应器,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通过传送带、斜板和撞击结构的配合,两个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转盘上突起的圆杆在弯板上加工的滑道内滑动,带动弯板上下摆动,弯板带动连接杆左右摆动,连接杆会带动直杆上下移动,直杆的一端会撞击传送带的下表面,将残留的铁屑向下振落,通过两个斜板将铁屑向存屑盒内引进,使铁屑不会四处飞溅,不会影响周围环境,同时减少了工人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正剖视图;
[0015]图3为图1中模头精细打磨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6]图4为图3的右剖视图;
[0017]图5为图1中撞击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8]图6为图5的左剖视图。
[0019]图中:1、底座,2、存料箱,3、机体,4、传送带,5、工作箱,6、模头精细打磨结构,601、外壳,602、打磨刷,603、圆柱,604、限位板,605、圆球,606、横板,607、圆盘,608、第一电机,7、斜板,8、撞击结构,801、限位条,802、弯板,803、转盘,804、直杆,805、连接杆,806、第二电机,9、存屑盒,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照附图1

6:
[0022]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和工作箱5,工作箱5内设有模头精细打磨结构6,模头精细打磨结构6包括外壳601,外壳601上表面与工作箱5内壁固定连接,固定住外壳601的位置,外壳601与第一电机608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08根据实际需求,满足工作要求即可,第一电机608输出轴与圆盘607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08启动能
带动圆盘607转动,圆盘607突起的圆杆与横板606固定连接,圆盘607转动能带动横板606转动,横板606上突起的方块与圆球605转动连接,圆球605能在横板606上突起的方块内转动,圆球605上突起的短杆与圆柱603上突起圆杆转动连接,圆球605上突起的短杆能在圆柱603上突起圆杆内转动,圆柱603贯穿限位板604与限位板604相套接,圆柱603能在限位板604内转动和上下移动,限位板604两边与外壳601内壁固定连接,固定住限位板604的位置,圆柱603一端与打磨刷602固定连接,打磨刷602会随圆柱603的上下移动和转动一起上下移动和转动,底座1上放置有存料箱2,存料箱2能收集从传送带4上掉下来打磨后的金属模头,工作箱5下表面与机体3上表面固定连接,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0023]参照附图1

2和图5

6:
[0024]底座1上表面与机体3下表面固定连接,机体3内两边均设有撞击结构8,撞击结构8包括第二电机806,第二电机806根据实际需求,满足工作要求即可,第二电机806与机体3内壁固定连接,固定住第二电机806放置掉落,第二电机806输出轴与转盘803固定连接,第二电机806启动能带动转盘803转动,转盘803上突起的圆杆与弯板802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转盘803转动能带动转盘803上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和工作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5)内设有模头精细打磨结构(6),所述模头精细打磨结构(6)包括外壳(601),所述外壳(601)上表面与工作箱(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01)与第一电机(60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08)输出轴与圆盘(607)固定连接,所述圆盘(607)突起的圆杆与横板(606)固定连接,所述横板(606)上突起的方块与圆球(605)转动连接,所述圆球(605)上突起的短杆与圆柱(603)上突起圆杆转动连接,所述圆柱(603)贯穿限位板(604)与限位板(604)相套接,所述限位板(604)两边与外壳(6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603)一端与打磨刷(6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放置有存料箱(2),所述工作箱(5)下表面与机体(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模头的精细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与机体(3)下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峻阔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