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可调节的废水除氨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可调节的废水除氨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氨氮指的是以游离氨(NH3)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氮,废水中的氨氮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氮元素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以氨氮(NH3‑
N)和铵离子(NH
4+
)存在,pH值大小对其存在形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氨氮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自然过程指的是大气产生的降水降尘、生物之间产生的固氮反应等。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含氮的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大量的氨氮进入地表后会对水体产生极坏的影响,全国废水中氨氮排放量持续升高,加速水藻的生长、导致严重的富营养化、产生毒性的亚硝酸盐、消耗水中溶解氧,这些导致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甚至灭绝,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0003]传统的脱氨氮技术主要有气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等。
[0004]气吹脱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废水池外增设鼓风机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可调节的废水除氨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药管道混合器(11),进水口通过带第一阀门的输液管、进水泵(10)与进水总管(1)连通,出水口与设置有第一pH在线检测仪(12)的第一输送管连通,用于调节进水总管(1)所输送废水的pH值,并使废水与次氯酸钠、酸或碱混合;箱体(3),内部沿纵向设有两个隔板,用于将箱体(3)依次分为正压区(30)、负压区(31)和吹脱区(32);正压区(30),进水口与第一输送管连通,顶部出气口连接带第二阀门的第一排气管(302);负压区(31),顶部进水口通过带第三阀门的第二输送管(310)与正压区(30)连通,顶部与用于抽负压的抽气机构(312)连通;吹脱区(32),进水口通过带第四阀门的第三输送管(320)与负压区(31)连通,顶部出气口与第二排气管(321)连通,内部设有与供气机构连通的第一曝气机构(323),底部与带第五阀门的排水总管(5)连通;所述正压区(30)与负压区(31)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301)和第二压力变送器(311),第一压力变送器(301)、第二压力变送器(311)、第一pH在线检测仪(12)均与中控室的控制系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可调节的废水除氨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302)、抽气机构(312)和第二排气管(321)均与排气总管(6)连通,所述排气总管(6)与第二加药管道混合器(60)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将排气总管(6)输送的氯气与第二加药管道混合器(60)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所述第二加药管道混合器(60)的出水口通过第四输送管与气体吸收装置(7)连通,所述气体吸收装置(7)包括第二曝气机构(70)和盛有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溶液箱,所述第二曝气机构(70)设在溶液箱内,且第二曝气机构(70)与第四输送管连通,溶液箱出口通过次氯酸钠输出管(8)和加药泵(80)与第一加药管道混合器(11)上的次氯酸钠加药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力可调节的废水除氨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氯机构(2),所述加氯机构(2)包括氯气压缩机(20)、溶气罐(21)以及溶气水曝气装置(23),溶气罐(21)的进液口与带第六阀门的第五输送管(22)连接,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春霞,赛世杰,李买军,刘慧,郑阳,刘丹茹,郝利平,杜伟蒙,吴晓丹,郝杏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滟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