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该矿车在邻近车头处和邻近车尾处分别设置有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方法包含:驱动矿车前进和/或倒车驶过预定距离,并在预定位置定点停车;在前进停车后执行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测试和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测试;在倒车停车后执行前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测试和后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测试;基于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和/或伸张量判定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并基于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和/或压缩量判定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基于前、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对前、后油气悬挂缸进行调校。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评价准确、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的有益效果,能够达到油气悬挂缸柔性持久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车辆
,特别涉及到一种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气悬挂缸作为一种变刚度、大容量氮/油悬挂缸,因具有强力减震,平顺悬撑,保证运行速度等优点,常被用作矿车等工程车辆常用的弹性元件。其中,油气悬挂缸既可通过注油来实现润滑和减震效果,还可借助于压缩氮气来起弹簧作用。
[0003]矿车等工程车辆的运行通常需要使用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油气悬挂缸彼此配合,以获得良好的减震效果,但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悬挂部件性能下降、油液质量变差等问题,进而造成悬挂缸过高、过低、或彼此高低不同等缺陷。其中,油气悬挂缸过高会使车辆在路况差时跳动量增加,严重时还会导致活塞杆顶端螺栓断裂事故;油气悬挂缸过低会形成油量多气量不足,感觉悬挂调校硬性或弹性差。由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定期对使用后的矿车油气悬挂缸进行调校。
[0004]一方面,由于矿山条件恶劣,运输环境多变,油气悬挂缸故障也凸显出来。14台车100吨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频率平均1次/台/月,每年100次以上,人工投入大,影响出车率。因测试操作方法欠缺,更换新油气悬挂缸共计10只/年,前后油气悬挂缸成本消耗10
×
6.80万元/只=60.80万元/年;加之其它检修工序等成本共计150万元/年以上。
[0005]另一方面,传统调校方法包含:1)根据驾驶员反映车辆颠簸现象,观察测量油气悬挂高度,确定其中悬挂高度与厂家推荐差值大的进行调整;2)高出或低于厂家推荐值的,采用放气或加气的方式达到厂家推荐高度值。该传统调校方法的结果是与采场道路适应性差,反复调试,车辆颠簸状况仍未改善。
[0006]因此,如何准确、经济地实现油气悬挂缸的调校成为工程车辆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测试、调校方法,减少悬挂缸反复调校时间、降低人工和备件材料消耗,达到柔性调校、提高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的目的。
[0008]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矿车在邻近车头处和邻近车尾处分别设置有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包含:
[0009]驱动矿车前进和/或倒车驶过预定距离,并在预定位置定点停车;
[0010]在前进停车后执行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测试和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测试;
[0011]在倒车停车后执行前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测试和后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测试;
[0012]基于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和/或伸张量判定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并基于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和/或压缩量判定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以及
[0013]基于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对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进行
调校。
[0014]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0015]驱动矿车前进,包含:在5秒内将矿车加速到7~8km/h,
[0016]驱动矿车倒车,包含:在5秒内将矿车加速到5~6km/h。
[0017]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0018]预定距离为100m;
[0019]在预定位置定点停车,包含:在距离终点20m处以一脚制动的方式操作停车。
[0020]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调校方法包含:
[0021]驱动矿车多次前进和/或倒车,以获得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的多个单次状态;
[0022]基于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的多个单次状态获得综合状态;
[0023]基于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的综合状态对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进行调校。
[0024]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矿车空载前进的情况下,
[0025]基于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判定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26]当压缩量在50~70mm之间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27]当压缩量<50mm或压缩量为0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油过量或变质、油气比例失调、钢球卡滞;
[0028]当压缩量>70mm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缺油或缺气;
[0029]基于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判定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30]当伸张量在50~70mm之间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31]当伸张量<50mm或伸张量为0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钢球或活塞杆发卡;
[0032]当伸张量>活塞杆最大行程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内部固定螺栓断裂,后油气悬挂缸充注至极限。
[0033]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矿车空载倒车的情况下,
[0034]基于前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判定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35]当伸张量在50~80mm之间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36]当伸张量>活塞杆最大行程或出现异响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内部固定螺栓断裂,前油气悬挂缸充注至极限;
[0037]基于后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判定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38]当压缩量在50~70mm之间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39]当压缩量<50mm或压缩量为0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油过量或变质、油气比例失调、钢球卡滞;
[0040]当压缩量>70mm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缺油或缺气。
[004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矿车满载前进的情况下,
[0042]基于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判定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43]当压缩量在40~60mm之间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44]当压缩量<40mm或压缩量为0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油过量或变质、油气比例失调、钢球卡滞;
[0045]基于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判定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46]当伸张量在30~50mm之间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47]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矿车满载倒车的情况下,
[0048]基于前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判定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49]当伸张量在30~50mm之间时,判定前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50]基于后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判定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
[0051]当压缩量在30~50mm之间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
[0052]当压缩量<30mm或压缩量为0时,判定后油气悬挂缸为油过量或变质、油气比例失调、钢球卡滞。
[0053]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前油气悬挂缸包含对称布置于矿车两侧的左前油气悬挂缸和右前油气悬挂缸,后油气悬挂缸包含对称布置于矿车两侧的左后油气悬挂缸和右后油气悬挂缸。
[0054]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调校方法包含:
[0055]在驱动矿车前进和/或倒车驶过预定距离前,确认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无泄漏,矿车制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所述矿车在邻近车头处和邻近车尾处分别设置有前油气悬挂缸和后油气悬挂缸,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所述矿车前进和/或倒车驶过预定距离,并在预定位置定点停车;在前进停车后执行所述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测试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测试;在倒车停车后执行所述前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测试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测试;基于所述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和/或伸张量判定所述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并基于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和/或压缩量判定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以及基于所述前油气悬挂缸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对所述前油气悬挂缸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进行调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矿车前进,包含:在5秒内将所述矿车加速到7~8km/h,所述驱动所述矿车倒车,包含:在5秒内将所述矿车加速到5~6km/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为100m;所述在预定位置定点停车,包含:在距离终点20m处以一脚制动的方式操作停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校方法包含:驱动所述矿车多次前进和/或倒车,以获得所述前油气悬挂缸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多个单次状态;基于所述前油气悬挂缸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多个单次状态获得综合状态;基于所述前油气悬挂缸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综合状态对所述前油气悬挂缸和所述后油气悬挂缸进行调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车油气悬挂缸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矿车空载前进的情况下,所述基于所述前油气悬挂缸的压缩量判定所述前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当压缩量在50~70mm之间时,判定所述前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当压缩量<50mm或压缩量为0时,判定所述前油气悬挂缸为油过量或变质、油气比例失调、钢球卡滞;当压缩量>70mm时,判定所述前油气悬挂缸为缺油或缺气;所述基于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伸张量判定所述后油气悬挂缸的状态,包含:当伸张量在50~70mm之间时,判定所述后油气悬挂缸为正常状态;当伸张量<50mm或伸张量为0时,判定所述后油气悬挂缸为钢球或活塞杆发卡;当伸张量>活塞杆最大行程时,判定所述后油气悬挂缸为内部固定螺栓断裂,所述后油气悬挂缸充注至极限。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家国,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