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椎间盘医疗器械,特别是指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针。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向后方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而造成的。通过减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使突出物变软或回缩,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达到治愈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就是切吸术,但是切吸术操作复杂,对人体的破坏性较大,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尤其是在切吸量的掌握上非常不方便,需要专用的精密设备,增加了费用和危险性。总之,切吸术存在较多的弊端。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切吸术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比较简单、准确,易掌握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椎间盘治疗针,包括针头1、针体2和手柄3,针头1的中线与针体2的中线延伸线成10°-20°角度,针头1成锥体状,针头1为弧形钝圆锥体且其内侧弧体4的圆弧的半径小于外侧弧体5的圆弧半径。锥体2是圆柱体且针体2连接手柄3端的直径大于针体2连接针头1端的直径。手柄3成斧状体。本技术的技术进步是针头1与针体2成10°-20°角度,可以使针头刺入椎间盘时尽量朝向椎间盘中心,易穿透纤维环,可以使进针点向中心靠近,使针的入路更加安全。针头1和针体2的直径较大,尖端为圆弧形钝圆,可以在穿刺过程中减少对组织的切割性损伤,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肌肉和神经血管的可能性。总之,本技术操作简单,对人体的破坏性小,通过针刺使髓核充分溢出而自动停止,可避免切吸术髓核取出过多或过少的弊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祥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针头部分的A-A剖视图。实施例一该椎间盘治疗针,包括针头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间盘治疗针,包括针头(1)、针体(2)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针头(1)的中线与针体(2)的中线延伸线成10°-20°角度,针头(1)成锥体状,针头(1)为弧形钝圆锥体且其内侧弧体(4)的圆弧的半径小于外侧弧体(5)的圆弧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来,张垅,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