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基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探测器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硅基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基探测器被认为具有作为时间探测器的良好前景。硅基探测器的主要应用为粒子探测器和时间探测器。典型的硅基探测器有硅光电倍增管(SiPM)、雪崩探测器(APD)和低增益雪崩探测器(LGAD)。硅光电倍增管(SiPM)具有出色的时间分辨率,但其增益对温度和反向偏压敏感,工作时的串扰较大且具有高噪声和低抗辐照性,使其无法适用于强辐照环境。雪崩探测器(APD)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和时间分辨率,但由于APD的增益较大,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和暗电流也相对较大。低增益雪崩探测器(LGAD)结合了二者优点,具有适度的增益,不需要淬灭电路,与标准pin相比具有较好的抗辐照性,并且具有三者之中最低的时间分辨率(~40ps),成为时间探测器的优良选择。然而,现有的低增益雪崩探测器的击穿电压低且抗辐照性能差。
[0003]为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一掺杂区,所述第一掺杂区为含碳的P型重掺杂区,设置在所述衬底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向内凹陷;第二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为N型重掺杂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掺杂区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掺杂区的上表面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齐平;上电极层,所述上电极层覆盖所述第二掺杂区的上表面;钝化保护层,所述钝化保护层覆盖所述上电极层的部分表面;以及下电极层,所述下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自外周向中心凹陷并形成台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基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并且所述边缘部分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中心部分的上表面高度;并且所述硅基探测器还包括:环状隔离层,设置在所述边缘部分的上表面,并且包围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基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掺杂区,所述第三掺杂区为P型轻掺杂区,设置在所述边缘部分的上表层,并且所述第三掺杂区的上表面与所述环状隔离层的下表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基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栅氧化层,所述栅氧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掺杂区和所述上电极层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二掺杂区上表面的边缘部分。6.一种硅基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的内部形成第一掺杂区,使所述第一掺杂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高博,闫乙男,殷华湘,丁明正,孙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