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包括PWM信号线LINE与音频功放ICU7,所述的音频功放ICU7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中分别设置一个运算放大器,其中,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音频转换电路,具体涉及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嵌入式领域的拓展,目前许多微控制器芯片一般都不具备数据——模拟的双向通道,但几乎都集成有PWM产生模块。例如采用STM32F030R8T6型号单片机中的PWM模块,来还原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声音采样数据,可以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嵌入式应用中的扩展语音功能。
[0003]然而由于STM32F0系列单片机中未包含数/模转换的模块,为了要给其扩展语音功能,通常的做法是增加一块数/模转换芯片。虽然这样做可以得到非常好的音质(取决于数/模转换芯片的性能),但由于要多使用一块数/模转换芯片,在对音质要求不太高的应用中,会给设计增加额外的成本,同时也使电路设计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将声音从PWM的脉冲波中分离出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
[0005]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包括PWM信号线LINE与音频功放ICU7,所述的音频功放ICU7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中分别设置一个运算放大器,其中,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与PWM信号线LINE连接,音频功放ICU7中的正向输入端IN+通过电容C11接地,音频功放ICU7中的电压基准端BP同样通过电容C11接地,音频功放ICU7中的第一音量输出端VO1与第二音量输出端VO2输出经滤波和放大后的电压信号,并与扬声器J2连接。
[0006]上述方案中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将声音从PWM信号线LINE的脉冲波中分离出来还原成人耳能识别的声音,通过音频功放ICU7中集成的两个运算放大器,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通过电容C11的设置,提高了音频功放ICU7内部偏置电压的稳定性并减少了PSRR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音频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3与电容C14,所述PWM信号线LINE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通过电容C13接地,电阻R4还通过电容C14与电阻R5连接,电阻R5与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连接,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通过电阻R6与音频功放ICU7中的第一音量输出端VO1连接。
[0008]上述方案中通过电阻R4的设置,限制电容C13的充放电速度,通过电容C13的设置,让高频信号与地相通,通过电容C14的设置,将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滤波成理想直流电,使得干扰基本不进入音频功放ICU7中的输入端,干扰交流信号基本上不予放大,吸收干扰信号和稳定电压,通过电阻R6的设置,使音频功放ICU7两个运算放大器各自输入端中的对地直流电阻相等,运算放大器中的偏置电流不会产生附加的失调电压,从而降低输入偏置电流对于输出端的影响。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电容C11、电容C13与电容C14均采用陶瓷电容的设置,其中,电容C11=1uF/50V、电容C13=2.2uF/50V、电容C14=0.7uF/50V,所述电阻R4=1K、电阻R5=4.3K和电阻R6=22K。
[0010]上述方案中对于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14、电阻R4=1K、电阻R5=4.3K和电阻R6中的数值确定,提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整体的稳定性。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音频功放ICU7中的电源端VDD通过电容C15接地,且电容C15的两端并联电解电容CD8。
[0012]上述方案中通过电解电容CD8的设置,对中低频的电压脉动提供滤波的直流分量,提供音频功放ICU7中电压基准端BP的输出电压,同时高频干扰信号通过电容C15到地,有效滤除高频信号,确保了其对于音频功放ICU7中电源端VDD良好的滤波效果。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电容C15采用陶瓷电容的设置,其中,电容C11=1uF/50V,电解电容CD8=220uF/25V。
[0014]上述方案中对于电容C15与电解电容CD8中的数值确定,提升整体数字语音播报装置的稳定性。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PWM信号线LINE中的PWM信号是由STM32F030R8T6控制芯片中的PWM模块提供,所述的音频功放ICU7采用8002A的型号设置。
[0016]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8002A型号的音频功放ICU7与采用STM32F030R8T6型号的控制芯片,在保障扬声器发出声音音质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减少了其设计成本。
[0017]本技术所设计的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对STM32F030R8T6控制芯片中输出的PWM波形进行滤波,将其还原成人耳能识别的声音,通过音频功放ICU7输出至扬声器J2中,同时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中的电阻R4、电容C13与电容C14的设置,利用电容通高频阻低频的原理,阻碍音频信号输入电路中高、中频信号的通过,滤除中、高频信号,通过采用8002A型号设置的音频功放ICU7的设置,在无需任何输出耦合电容或外部缓冲电路的前提下,依旧能够保证其稳定的增益输出,通过,音频功放ICU7电源端VDD中连接的电容C15与电解电容CD8的设置,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信噪比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包括具有PWM模块的STM32F030R8T6控制芯片、采用8002A型号设置的音频功放ICU7与音频信号输入电路,所述的音频功放ICU7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中分别自带一个运算放大器,其中,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与PWM信号线LINE连接,音频功放ICU7中的正向输入端IN+通过电容C11接地,音频功放ICU7中的电压基准端BP同样通过电容C11接地,音频功
放ICU7中的第一音量输出端VO1与第二音量输出端VO2输出经滤波和放大后的电压信号,并与扬声器J2连接。
[0022]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3与电容C14,所述STM32F030R8T6控制芯片中的PWM信号线LINE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通过电容C13接地,电阻R4还通过电容C14与电阻R5连接,电阻R5与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连接,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通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包括PWM信号线LINE与音频功放ICU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频功放ICU7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中分别设置一个运算放大器,其中,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与PWM信号线LINE连接,音频功放ICU7中的正向输入端IN+通过电容C11接地,音频功放ICU7中的电压基准端BP同样通过电容C11接地,音频功放ICU7中的第一音量输出端VO1与第二音量输出端VO2输出经滤波和放大后的电压信号,并与扬声器J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PWM数字语音播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3与电容C14,所述PWM信号线LINE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通过电容C13接地,电阻R4还通过电容C14与电阻R5连接,电阻R5与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连接,音频功放ICU7中的反向输入端IN
‑
通过电阻R6与音频功放ICU7中的第一音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红,黄凯,张珊珊,张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