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48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澄清槽,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本体进液口和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上部,排污口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底部;进液管,进液管的出口与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位于排污口的上方,破碎耙包括多个能够破碎结垢的破碎片;驱动件,与破碎耙驱动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结垢易堵塞泥浆排污口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澄清槽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澄清槽。

技术介绍

[0002]煤气化是指煤或焦炭、半焦等固体燃料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气体产物和少量残渣的过程。其中,煤气化后产生的炉渣含有大量的洗涤水,洗涤水中含有悬浮物,这种混合的炉渣水通常称之为“黑水”。
[0003]在相关技术中,黑水和絮凝剂混合后送入澄清槽中,在澄清槽中絮凝剂会粘合黑水中的悬浮物,并在澄清槽底部形成泥浆,泥浆排出后送至过滤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细渣排出场外处理。
[0004]然而,澄清槽长时间运行后,其内壁会存在结垢,结垢脱落后,容易堵塞泥浆排污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澄清槽,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结垢易堵塞泥浆排污口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澄清槽,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本体进液口和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上部,排污口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底部;进液管,进液管的出口与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位于排污口的上方,破碎耙包括多个能够破碎结垢的破碎片;驱动件,与破碎耙驱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破碎耙还包括轮毂,多个破碎片沿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轮毂上,澄清槽还包括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传动轴,轮毂套设在传动轴上。
[0008]进一步地,进液管包括絮凝剂支管、黑水支管以及混合管,絮凝剂支管和黑水支管均与混合管相连通,混合管的一端通过本体进液口伸入容纳腔内。
[0009]进一步地,澄清槽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旋流桶,旋流桶与混合管相连通,旋流桶包括桶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桶体的内壁的第一环形翅板,桶体的轴线与澄清槽本体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桶体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多个第一环形翅板沿桶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澄清槽还包括混合器,混合管的位于澄清槽本体的外侧的一端与混合器相连通,絮凝剂支管和黑水支管均与混合器连通,混合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翅板,多个第二环形翅板沿混合器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澄清槽还包括循环出液管,循环出液管具有循环进液口和第一循环出液口,循环进液口与本体出液口连通,第一循环出液口与黑水支管连通,循环出液管和黑水支管的连通处位于混合器的上游。
[0012]进一步地,澄清槽还包括与排污口连通的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截止阀;循环出液管还具有与排污管连通的第二循环出液口,第二循环出液口与排污管的连通处位于截止
阀的下游。
[0013]进一步地,澄清槽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环形溢流板,环形溢流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翻边,环形翻边与容纳腔的内侧壁连接,环形溢流板的上端为开口结构,环形翻边位于本体出液口的下方。
[0014]进一步地,澄清槽本体包括筒形段以及位于筒形段下方的锥形段,澄清槽还包括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转耙,转耙具有多个沿锥形段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耙齿,耙齿与锥形段的内壁间隙配合。
[0015]进一步地,澄清槽还包括氮气管,澄清槽本体的上部还设置有氮气进口和排空口,氮气管与氮气进口相连通,排空口与外界连通;和/或,本体进液口和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侧壁上。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进液管、破碎耙以及驱动件,在使用该澄清槽时,使黑水和絮凝剂通过进液管进入本体进液口,并通过本体进液口进入澄清槽本体的容纳腔内,黑水和絮凝剂在容纳腔内进行反应以将黑水中的悬浮物析出,析出的悬浮物通过澄清槽本体底部的排污口排出。当澄清槽本体的内壁的结垢脱落后,通过驱动件驱动位于排污口上方的破碎耙转动,利用破碎耙的破碎片能够将结垢破碎,从而不会堵塞排污口。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澄清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澄清槽的破碎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0、澄清槽本体;11、容纳腔;12、筒形段;13、锥形段;14、转耙;15、耙齿;16、氮气管;
[0022]20、进液管;21、絮凝剂支管;22、黑水支管;23、混合管;
[0023]30、破碎耙;31、破碎片;32、轮毂;
[0024]40、驱动件;
[0025]50、传动轴;
[0026]60、旋流桶;61、桶体;62、第一环形翅板;
[0027]70、混合器;71、第二环形翅板;
[0028]80、循环出液管;
[0029]90、排污管;91、截止阀;
[0030]100、环形溢流板;110、环形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澄清槽,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10、进液管20、破碎耙30以及驱动件40,澄清槽本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容纳腔11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本体进液口和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澄清槽本体10的上部,排污口设置在澄清槽本体10的底部;进液管20的出口与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30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11内并位于排污口的上方,破碎耙30包括多个能够破碎结垢的破碎片31;驱动件40与破碎耙30驱动连接。
[0033]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10、进液管20、破碎耙30以及驱动件40,在使用该澄清槽时,使黑水和絮凝剂通过进液管20进入本体进液口,并通过本体进液口进入澄清槽本体10的容纳腔11内,黑水和絮凝剂在容纳腔11内进行反应以将黑水中的悬浮物析出,析出的悬浮物通过澄清槽本体10底部的排污口排出。当澄清槽本体10的内壁的结垢脱落后,通过驱动件40驱动位于排污口上方的破碎耙30转动,利用破碎耙30的破碎片能够将结垢破碎,从而不会堵塞排污口。
[0034]需要说明的是,澄清槽本体10的上部指的是图1中的澄清槽本体10的竖向方向的上部。
[0035]在本实施例中,黑水和絮凝剂在澄清槽本体10的外部的进液管20中混合后进入澄清槽本体10的容纳腔11内。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破碎耙30还包括轮毂32,多个破碎片31沿轮毂32的周向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所述本体进液口和所述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澄清槽本体(10)的上部,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澄清槽本体(10)的底部;进液管(20),所述进液管(20)的出口与所述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并位于所述排污口的上方,所述破碎耙(30)包括多个能够破碎结垢的破碎片(31);驱动件(40),与所述破碎耙(30)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耙(30)还包括轮毂(32),多个所述破碎片(31)沿所述轮毂(3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32)上,所述澄清槽还包括与所述驱动件(40)驱动连接的传动轴(50),所述轮毂(32)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0)包括絮凝剂支管(21)、黑水支管(22)以及混合管(23),所述絮凝剂支管(21)和所述黑水支管(22)均与所述混合管(23)相连通,所述混合管(23)的一端通过所述本体进液口伸入容纳腔(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的旋流桶(60),所述旋流桶(60)与所述混合管(23)相连通,所述旋流桶(60)包括桶体(6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桶体(61)的内壁的第一环形翅板(62),所述桶体(61)的轴线与所述澄清槽本体(10)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桶体(61)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环形翅板(62)沿所述桶体(61)的轴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还包括混合器(70),所述混合管(23)的位于澄清槽本体(10)的外侧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器(70)相连通,所述絮凝剂支管(21)和所述黑水支管(22)均与所述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梁李俊挺董先营赵元琪白海许华杰汪广宁撒彦江李红娣邱小庆曹文龙张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