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48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澄清槽,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本体进液口和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上部,排污口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底部;进液管,进液管的出口与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位于排污口的上方,破碎耙包括多个能够破碎结垢的破碎片;驱动件,与破碎耙驱动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结垢易堵塞泥浆排污口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澄清槽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澄清槽。

技术介绍

[0002]煤气化是指煤或焦炭、半焦等固体燃料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气体产物和少量残渣的过程。其中,煤气化后产生的炉渣含有大量的洗涤水,洗涤水中含有悬浮物,这种混合的炉渣水通常称之为“黑水”。
[0003]在相关技术中,黑水和絮凝剂混合后送入澄清槽中,在澄清槽中絮凝剂会粘合黑水中的悬浮物,并在澄清槽底部形成泥浆,泥浆排出后送至过滤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细渣排出场外处理。
[0004]然而,澄清槽长时间运行后,其内壁会存在结垢,结垢脱落后,容易堵塞泥浆排污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澄清槽,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结垢易堵塞泥浆排污口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澄清槽,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本体进液口和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上部,排污口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底部;进液管,进液管的出口与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可转动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本体出液口以及排污口,所述本体进液口和所述本体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澄清槽本体(10)的上部,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澄清槽本体(10)的底部;进液管(20),所述进液管(20)的出口与所述本体进液口相连通;破碎耙(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并位于所述排污口的上方,所述破碎耙(30)包括多个能够破碎结垢的破碎片(31);驱动件(40),与所述破碎耙(30)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耙(30)还包括轮毂(32),多个所述破碎片(31)沿所述轮毂(3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32)上,所述澄清槽还包括与所述驱动件(40)驱动连接的传动轴(50),所述轮毂(32)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0)包括絮凝剂支管(21)、黑水支管(22)以及混合管(23),所述絮凝剂支管(21)和所述黑水支管(22)均与所述混合管(23)相连通,所述混合管(23)的一端通过所述本体进液口伸入容纳腔(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的旋流桶(60),所述旋流桶(60)与所述混合管(23)相连通,所述旋流桶(60)包括桶体(6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桶体(61)的内壁的第一环形翅板(62),所述桶体(61)的轴线与所述澄清槽本体(10)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桶体(61)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环形翅板(62)沿所述桶体(61)的轴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还包括混合器(70),所述混合管(23)的位于澄清槽本体(10)的外侧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器(70)相连通,所述絮凝剂支管(21)和所述黑水支管(22)均与所述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梁李俊挺董先营赵元琪白海许华杰汪广宁撒彦江李红娣邱小庆曹文龙张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