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455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站雨棚技术领域,公开了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包括安装在站台的立柱上的雨棚本体,雨棚本体上设置有窗口以及封闭窗口的仅允许光线透过的天窗;天窗包括基础支撑框、托架、透光网格板以及玻璃组件;基础支撑框设置在雨棚本体的上端,且包围在窗口的外侧;托架设置在基础支撑框的上端;透光网格板铺设在托架上,且覆盖在窗口的上方;玻璃组件密封铺设在透光网格板的上端,且与托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雨棚本体上开设窗口,并在窗口上设置密封的仅允许光线透过的天窗,尤其是在天窗的玻璃组件下方设置透光网格板,即可保证透光效果,又提升了安全性,避免玻璃组件破裂掉落引发安全事故。璃组件破裂掉落引发安全事故。璃组件破裂掉落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站雨棚
,具体地指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高铁站站台更是遍布各地,站台雨棚作为旅客上下车时遮风避雨的棚子,是高铁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之一。现有的站台雨棚一般采用不透光的板材结构,这类站台雨棚安装在站台上后,虽然具有避雨效果,但其遮蔽区域的光照受到影响,雨棚下方光线较暗,尤其是遇到阴雨天气时,安装有这类雨棚的站台,必须开启照明灯提升亮度,不利于节能环保。另外,光线不足的站台也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保证避雨效果,又可在不消耗电能的情况下提升亮度的高铁站台雨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以解决现有站台雨棚的覆盖区域光线不足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包括安装在站台的立柱上的雨棚本体,所述雨棚本体上设置有窗口以及封闭所述窗口的仅允许光线透过的天窗;所述天窗包括基础支撑框、托架、透光网格板以及玻璃组件;所述基础支撑框设置在所述雨棚本体的上端,且包围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站台的立柱上的雨棚本体,所述雨棚本体上设置有窗口以及封闭所述窗口的仅允许光线透过的天窗;所述天窗包括基础支撑框、托架、透光网格板以及玻璃组件;所述基础支撑框设置在所述雨棚本体的上端,且包围在所述窗口的外侧;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基础支撑框的上端;所述透光网格板铺设在所述托架上,且覆盖在所述窗口的上方;所述玻璃组件密封铺设在所述透光网格板的上端,且与所述托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撑框呈矩形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基础条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基础条;所述托架包括外框架、支撑杆、边梁和托梁;所述外框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基础条的上端;所述支撑杆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基础条的上端;所述边梁有两个,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外框架上;所述托梁设置在两个边梁之间,所述托梁与两个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透光网格板的中部铺设在所述托梁的上端,所述透光网格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搭设在两个所述边梁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包括外框条和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下端预埋在所述第一基础条内,所述预埋件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基础条的上端,且与所述外框条密封连接;所述外框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边梁,且与所述边梁形成有企口,所述企口由下至上依次承托所述透光网格板和所述玻璃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条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框条的内部腔体分隔为靠近其内侧的保温腔和靠近其外侧的导流腔,所述保温腔内填充有保温岩棉,所述外框条在所述导流腔的下端设置有泄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的上端高于所述边梁的上端,所述玻璃组件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野吴宁王东杰江志平朱广举於可佳刘阿锋姜化强刘勇刘鹏韩立喜路春才丁璐陈超陈向一楚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